暑假作業沒主題、沒範圍,怎麼做?虎尾東仁國中大開先河,賦予學生充分自由與信任,在漫長的假期中,只要學會、做好一件事,無論是那一學科,不拘口頭、書面或實作報告,即使只是學唱一首台語老歌,現場表演一樣照單全收;學生歡樂洋溢,人人都有成就感。

「我們都是過來人,抄抄寫寫的寒暑假作業,不但無助於學習,反而是學生的壓力」,東仁國中校長林正雄與全校老師研商後,今年推出這項大變革,希望讓學生輕鬆愉快地發掘潛力、發揮長才、重拾學習興趣與自信。

東仁國中首創 學生各展所長

第一年實施,林正雄原以為會不夠成熟,孰料,在毫無主題、範疇的框限下,學生更能創作裕如,呈現出的作業成果五花八門,讓人驚喜連連。

劉建麟與楊孟璇圖文並茂記錄下紐西蘭遊學行,難能可貴的是,前者還以英語寫下遊學心得,並以電腦動畫呈現,為人生首次遊學留下永恆注解。

有人寫遊學記 有人學會烹調

超愛看韓劇的林妤諼趁著暑假學韓文,DIY一張全韓文的祝福卡片,令人刮目相看。三年級李念慈自願(三年級不必做暑假作業)繳作品,精巧細緻的盒子世界,小家具栩栩如生,同學都不相信是出自她手,懷疑是買來的。

連洗米煮飯都不會的沈佩紜,學會烹煮好幾道佳餚,包括珍珠丸子、壽司、咖哩飯,每完成一道就用相機拍下,詳述材料作法與步驟,雖然只是書面報告,也讓老師垂涎不已,她承諾要找機會實作饗宴大家。

障礙生組電腦 完成不可能任務

出生基督教家庭的黃唯嘉從小跟著爸媽上教堂,卻從不知為什麼,參加完教會夏令營,開始深入研究基督教,包括基督的故事、教義由來、創教過程,畫製一張詳盡完整的海報。最讓老師感動的是,「小華」因嚴重的心臟病導致學習障礙,可是,他卻利用暑假學會了組合電腦主機板,完成了不可能的任務。

校方首期驗收了靜態作業,動態作業擇期驗收,包括口頭報告、跳舞、唱歌、演奏、魔術等等,呈現方式更多元、更有創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