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場目睹以往只能在電視螢光幕看到的NBA球星,內心的震撼是不可言喻的!但在震撼教育後,卻不禁感嘆NBA在財力、物力與人力上的高度專業,進而建立的高規格賽事,恐怕國內永遠也學不來。
除了NBA熱身賽移師台北八百多萬美元的天價,其中更令國內值得學習的是,NBA無論在行程規畫、球星活動、周邊商品及場地布置,甚至整場台北賽進行流程,都展現高度的專業性,一絲不苟且絕不妥協的態度,令國內球迷與媒體感到驚嘆。
姑且不管NBA是否還打算繼續來台打熱身賽,隨著台北賽的精彩落幕,讓人不禁懷疑國內任何一種運動賽事,能否辦出同樣的規模與氣勢,難道永遠就只能看外國人如此表現專業,卻一輩子學不到他們的精髓嗎?
回顧台北小巨蛋完工至今,究竟舉辦過幾次國內重大運動賽事?答案是屈指可數。國內專業運動行銷人才的短缺,企業廠商不願花錢的普遍心態,各個單項協會與政府機關的短視,都是造成這種無奈景象的原因。
不可諱言,NBA擁有悠久歷史與豐富經驗,台灣根本不可能馬上學到箇中奧妙。但在台北賽過後,難道還是沒有人願意站出來,替國內低迷已久的運動氛圍發聲,重新找出國內體壇的活路嗎?
今年包含高雄世運、台北聽奧與NBA台北賽等國際運動賽事先後成功舉辦,國內運動界似乎稍為出現一絲回溫跡象。但在這一切都結束後,國內體壇到底還剩下什麼?到底該做什麼?令人擔憂這些只不過是「曇花一現」罷了!
發表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