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信證券董事總經理、亞洲區首席經濟分析師陶冬在部落格上表示,隨著歐美經濟數據逐漸好轉,近來大陸聖誕節訂單明顯回升,大陸出口即將反彈,預估今年底將恢復15%至20%的成長率。

陶冬指出,出口業是大陸在這場席捲全球的金融危機中受傷最深的領域。它所受的衝擊,不僅是信心的危機,更是購買力的崩塌。出口訂單,又是大陸政府自身救市措施所鞭長莫及的。出口增長,在今年多數月分徘徊在-20%左右,始終是一個失望,也令大陸的經濟復甦,一條腿長一條腿短、冷熱不均。出口業是大陸低端就業的主要引擎,出口訂單無改善,農民工就業問題便無法得到根本改善,社會穩定存在隱憂。

出口訂單指數跳升

「不過,好像光線開始從隧道的另一段出現。剛剛公布的9月份PMI(採購經理人指數)資料中,出口訂單指數跳升1.2個百分點,就業指數更升1.8個百分點,資料回升之強勁,為近兩年所罕見。PMI指數,往往較實際月度經濟指數提早2-3個月出現拐點。PMI出口指數,是第一個資料指向出口業的復甦。在實際經濟運作中,許多出口城市已經爆出農民工短缺,東莞、溫州等地的工廠均出現招工困難。」陶冬說。

上月見美國急單湧入

他分析,聖誕檔期的出口,往往在11月付運,訂單多數在付運前三個月發出。今年7月,甚至8月間上旬訂單數量仍十分慘淡,可是8月中開始訂單明顯增多,9月急件訂單紛紛流入。美國、歐洲和新興市場同時升溫,急件以美國居多。他認為,雷曼倒閉後的信貸危機,令所有企業都信奉現金為主,輕易不敢落單,歐美零售商的庫存紛紛降至歷史低點。7月份消費信心突然上升,美國ISM、德國IFO強力反彈,令零售商措手不及。「商家不願錯過今年第一個好銷情,更不願因缺少庫存而喪失市場份額,於是訂單紛至沓來。」

陶冬預測,由於去年超低的基數,大陸的出口以同比增長計算會出現一個V型的上揚。不過從絕對數字來看,出口復甦應該是一個緩慢的過程。但出口的拐點,很快會出現。預估今年底將恢復15%至20%的成長率。

對於目前大陸沿海招工難的情況,陶冬說,這與2006-2007年不同。今年工廠大量裁員,工人在找不到工作的情況下紛紛回鄉,如今廠家突然招工,無人回應十分正常。在經濟學中,勞工的短期供應曲線受多方因素影響,並不一定能夠作出即時反應。但是,出口商突然大量招工,的確反映出口業有回暖的跡象。

陸企招聘明顯回升

此外,另一個大陸經濟回穩訊息是,據人力資源雇傭管理服務商美國萬寶盛華公司調查顯示,大陸企業第4季招聘意向顯著回升,其中17%受訪企業表示將招聘員工,62%企業維持現狀,僅6%企業會減少用人。期望增加與期望減少比例相減後的「淨僱傭前景指數」為11%,比第3季成長9個百分點。

這次調查的13個城市中,北京、重慶、大連、廣州、上海、深圳、武漢、西安、青島、天津、甦州、杭州的企業招聘意願與第3季相比顯著回升。

其中,深圳的招聘需求旺盛,淨僱傭前景指數達18%,比第3季成長14%。只有成都的企業招聘意願小幅回落1個百分點。

調查顯示,大陸金融保險及房地產業、服務業是本季招聘預期最積極的行業。另外,整體經濟穩定回升、外貿出口反彈、投資持續增長等因素,使得大陸製造業招聘前景快速上升。至於礦業及建築業、運輸及公用事業的招聘預期也呈現回升態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