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部分工商團體向歐巴馬施壓,要求美國財政部將中國列為匯率操控國。

美國財政部即將向國會呈交歐巴馬上任以來的第二份貿易夥伴匯率報告,《路透社》報導,美國工會和商業團體長期指責北京刻意壓低人民幣匯率達20%至40%的幅度,以保護國內產業,製造其在出口市場的價格優勢。

歐美逼中升匯聲不斷

這些團體要求歐巴馬履行競選承諾,將中國列為匯率操縱國。歐巴馬在選舉期間曾抨擊前總統小布希不敢把中國列為匯率操縱國,不過在財政部甫於今年4月發表的半年報告中,中國仍未列入匯率操縱國。

金融海嘯後,美元暴跌,全世界引頸期盼中國調高人民幣匯率以平衡國際經濟,不過至今中國仍採相當強硬的人民幣政策,引起國際間不少批評。

不過,《歐洲時報》的社論卻指出,即使人民幣升值,全球經濟也沉痾難起。該報指出,從去年年底爆發的一連串經濟危機,除了暴露出全球貿易的失衡外,也顯示國際金融體系缺乏監管、西方國家過度消費以及亞洲國家過度儲蓄的極大反差。

歐媒體:西方推卸責任

《歐洲時報》說西方國家一味要求人民幣升值是推卸責任、了無新意的作法。

當前中國對西方大國的貿易順差的確引起國際上緊張,除了之前美國「輪胎特保案」、歐盟「中國鞋反傾銷」等爭議外,在日前伊斯坦堡舉行的IMF會議上,各國再度要求中國升高人民幣匯率。

也有學者表示,儘管目前人民幣的匯率走低,但中國將逐步調整匯率問題,而且中美貿易失衡在近期已有改善,加以美國國內消費已有些許提升,這將使得歐巴馬在處理人民幣問題上,格外謹慎。

美國財政部指出,自去年6月到今年2月,北京允許人民幣升值16.6%,該部門也讚許中國巨額的救市方案大幅改進了中美的貿易關係。

而北京的下一步則是要推動人民幣國際化,加速其在市場上的自由兌換,《新華社》針對大陸經濟學家的調查顯示,至2020年,人民幣平均每年將升值4.5%,使人民幣兌美元匯率達4.2:1左右,屆時人民幣在國際貿易結算中的比重將超過10%,在國際儲備和外匯交易中,或有可能高達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