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離島愉景灣(Discovery Bay),背山靠海、環境優美,不同於香港市中心的喧囂。一群生活優渥、懂得享受的人選擇在這兒的海灣,花高價租一個船位,把豪華房艇當成家。
島上沒有私家車
(文接B10版)
為了減少汽車對島上環境的污染,愉景灣禁止私家汽車進出。香港政府數年前規定,在愉景灣區域內只能以高爾夫車替代私家車,因為與汽車相比,高爾夫車更有利於環保和空氣品質。
但是島上對於高爾夫車車牌的發放量控制嚴格,僅限量發放500張牌照。因此,如果買不到就只能用租的,如此一來,導致原本一輛8萬港元的高爾夫車,漲成70萬甚至120多萬港元,滿街跑的高爾夫車也成為島上獨特的風景。
房艇通常不出海
房艇生活除了在交通上花費昂貴外,凡涉及遊艇,像是修空調等收費也比陸地上的房子高出好幾倍。房艇的各種設備和系統十分複雜。彭戀斯說,「船上的東西壞了我們可以不會修,但一定要懂得問題出在哪。」
去年香港有一次刮颱風,「戀斯房艇」突然斷電了。彭戀斯夫婦這時才意識到,自己是獨門獨戶在生活,沒有鄰居、也沒有大樓管理員會主動上門處理。於是,男主人David只能在大半夜,一邊打電話找維修人員,一邊冒著風雨檢查電閘。「雖然當時很狼狽,但我仍然覺得非常好玩,並不煩人。」David大笑。
除了用水免費外,每月包括船位租金、電費、網路費、每周的房艇清潔費等在內,戀斯家的生活開支約1萬5千港幣。跟多數人想像的不一樣,房艇很少出海航行。「也許別人會覺得:『開著自己的房子出海多爽阿!』但對於我們來說,這裡可是唯一的家。海上會遇到的風險太多了,還沒學會怎麼應付的話,我們是不會拿自己的家去冒險的。」
而開遊艇出海也需要執照,但考試難度卻比汽車駕照高出許多。不但要懂得怎樣操作遊艇,還要有豐富的氣候、水情知識,以及學會危急情況下的海面救援等。「我們有好幾個朋友都去考過,可是花了幾年重考了幾次,就是沒有一個成功的。」彭戀斯說。
至於,會不會一直住下去,戀斯和David笑著說,「誰知道呢?也許過幾年,我們會到泰國找個遊艇會,把船開到那兒住下,那是我們一直嚮往的地方。但生活總是充滿變數,你是沒有辦法計畫的。」
葛優也有一艘房艇
除了香港愉景灣,大陸也有多個遊艇俱樂部,其中,密布的河網與經濟發達的長三角是大陸遊艇業重地。如在蘇州太湖的「水星遊艇俱樂部」,就連大陸「大腕」演員葛優,也在2年前繳納會費13萬人民幣成為終身會員,並購買了一艘50萬人民幣的遊艇。據說,入會之後,葛優只去過幾次,每次都非常低調。
水星遊艇俱樂部從蘇州市驅車大約半小時左右。俱樂部員工表示,這裡停靠的私人遊艇約有數十艘,從幾十萬人民幣一艘到數百萬美元的豪華級遊艇都有。
富豪愛遊艇俱樂部
據東方水星網報導,遊艇俱樂部興於18世紀的英國,早期是為達官顯貴中的船舶愛好者提供船隻停泊、修繕、補給的小船塢。後來,逐漸演變成上層人士的聚集地。集餐飲、娛樂、住宿、商務、船隻停泊、維修保養、補給、駕駛訓練於一體。
對於成功的商人、政客而言,利用遊艇的聚會,可能促成一筆生意和化解矛盾。而對於文化人,遊艇的隱秘性才是誘因。希臘船王歐納西斯曾擁有世界上最豪華的遊艇。好萊塢名導史蒂芬史匹柏也常與好友在遊艇上進行腦力激盪;新聞先驅普立茲則把他的遊艇「自由號」當成第二個家,甚至在1912年選擇在遊艇上結束了自己的一生。
《江蘇經濟報》指出,大陸擁有1萬8千多公里海岸線、6500個大小島嶼和9萬個湖泊,包括豪華遊輪在內的「水上市場」潛力驚人。近年來大陸各地已湧現500個、甚至更多的遊艇俱樂部。
其實,除了葛優,在大陸,對遊艇熱衷的富豪也不在少數。從1990年代末至今,大陸消費者已然成為全球奢侈品市場的最大買家,主要是文體明星、成功商人、收入豐厚的中年男人。如今,富豪圈關注的奢侈品是遊艇生活。
而在遊艇已經發展了幾十年的香港,其遊艇碼頭的經營形態,均為私人財團依海灣地形興建築港。遊艇停泊的碼頭則選擇在海灣中適合的水域,然後,周邊再興建數棟高級別墅住宅區,加上其他的周邊設施,如高爾夫球場、健身俱樂部、會員專屬餐廳、各類運動設施。如此的悠閒奢華的享受生活方式,使得加入遊艇俱樂部、在遊艇上生活,成為大陸上層階級顯示身分和實力的首選。
發表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