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股本周盤中曾以7,635點創下去年6月27日以來新高,雖然後來呈現震盪,但有15檔個股,股價於昨日持續創下15個多月以來新高,而且量增,三大法人本周也展開大買超。這15檔個股(見下表)普遍與中國市場收成或陸資題材連結,在大陸十一長假期間零售業績亮麗,大陸股市昨日開市勁揚逾4.76%後市看多的激勵下,這15檔個股持續發動攻勢的機率極高。
根據CMoney統計,至昨日收盤為止,有71檔收盤價率先突破去年6月27日價位,創下15個多月以來新高。本周大盤價量齊揚,周量6,956億元,比上周5,550億元擴增,在量先價行的趨勢下,挑選本周周量大於上周周量,且獲法人買超逾3,000張個股,合計共15檔,主要也屬於受惠大陸市場或陸資來台投資的中概、金融、資產股。
其中,富邦金轉投資廈門商銀有成,被廈門市政府點名擔綱成立廈門市金融控股公司,且市場預期將獲陸銀參股;中華車、裕隆轉投資大陸汽車廠逐漸發酵;潤泰新持有中國大潤發股權,遠百持有中國太平洋百貨股權,坐享大陸零售通路爆發力;力鵬9月營收告捷,因大陸市場尼龍粒需求大增,產能滿載。冠德、厚生擁有龐大資產,陸資來台投資看俏,厚生大陸投資事業也持續發酵。電子股中的大聯大,其中國通路收成法人看好。整體來看,這15檔與近期市場買盤流向傳產、資產,及大陸在十一長假期間銷售亮麗,中概股後市看漲的趨勢相符。
群益奧斯卡基金經理人謝志英分析,近1周跟著大盤同步創新高的類股指數,也剛好落在傳產、金融類股上。尤其中國零售市場在十一長假期間銷售業績亮麗,大陸股市昨日開市亦勁揚逾4.76%,使得國內非電子類股族群氣勢更進一步提升,尤其進入第四季後,兩岸政策開放的議題持續升溫,包含兩岸MOU可望在近期簽訂,及中國提出的海西經濟特區,若能提供特別優惠條件給台灣金融業者,如可立即升格分行、承做人民幣業務等,對台灣金融業將更具實質利多題材。
這些受惠中國內需成長的中概股,及受惠兩岸政策開放與鬆綁的資產營建類股,由於題材面仍多,加上市場預期在資金持續湧入亞洲之下,亞洲貨幣仍將看漲,使資產類股保值概念增溫,這些族群持續看俏。
(相關新聞見A3)
發表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