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款全額保障確定延長實施一年,改善銀行資產體質的行動,也同時上路,金管會近日對37家本國銀行下達指令,要求呆帳覆蓋率「需以同業平均標準改進」,第一波觀察期訂在今年年底。

覆蓋率偏低銀行目前均承受極大壓力,尤其公股背景行庫,內部會議多做出「年底前獲利盡可能提存」的決定,例如華銀9月盈餘5.88億元,提存金額5.16億元,等於是把接近9成的獲利,都拿來提存呆帳準備。

金融界高層人士表示,覆蓋率偏低的公股行庫如華銀、一銀、台企銀等,受此規定的影響,「年底前的獲利恐怕都被吃光光」,所剩無幾,不利於全年獲利的進一步提昇,除非,有進一步處分資產的行動。

據了解,華銀剛流標的南港土地處分案,已確定下周捲土重來,獲利將全數用於配合政策,提存準備。

消息人士說,金管會指示國銀改善資產品質時,主動拿出全體國銀的平均呆帳覆蓋率數值,要求未達標準的國銀「都要盡力」改善,首波以年底前為觀察期限。但金管會所提出的數據約68%,以最新出爐的8月份均值76.32%來看,存有不小差異,這主要是受花旗(台灣)增資等因素影響。目前行庫多以68%為改善的目標。

行庫主管反映,如果真以最新的標準來看,有19家銀行,共需提列365.86億元,對目前處於剛剛復甦階段的獲利來說,無疑是一大打擊。

低於此標準的國銀中,以聯邦銀行最低,覆蓋率僅36.21%,泛公股行庫共7家,包含三商銀、台企銀、合庫、台銀、高雄銀等,民營銀行部分則多為信合社改制的商業銀行。

一銀副總經理周伯蕉指出,多年前,各銀行覆蓋率均值還不到30%,一銀內部目標就訂在40%,但以一銀的呆帳總金額試算損失率,呆帳覆蓋率需求為47%,為求穩健,合理的數字應在50%-55%間。惟仍將配合金管會要求積極處理。

也有公股行庫主管坦言,呆帳覆蓋率只是「適當與否」,不是違法違規,且以目前的獲利情況來看,金管會的要求,「短期的確很難達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