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黃金周並沒有讓中國各城市房地產衝出「金九銀十」的大好行情,反而是呈現下跌的走勢,量價齊跌。北京房市成交量比去年同期減少五成;上海的房市成交量也比2006年、2007年差。
根據數據顯示,10月1日至7日北京新房網上簽約量為1,119套,比去年同期的2,254套降約五成。二手房成交亦不盡如人意,七天共成交140套,遠低於去年同期的201套。傳統九月和十月的「金九銀十」房市旺季,在今年完全失效。
此外,以9月而言,今年上半年北京爆衝的房市成交量現在看來似乎已經讓北京的房地產預支,加上房價過高以致民眾對於買房採取觀望的態度。9月在北京商品住宅共成交1萬3,960套,成交面積163.59萬平方米,比8月下跌3.31%,延續了此前幾個月的下滑走勢。
原本房產業者將希望放在10月,但從十一長假的成交情況看,開發商的期望可能又要落空。
北京房地產交易管理網資料顯示,1日至7日,新房方面,北京預售屋網上簽約960套,現房簽約159套,總簽約量為1,119套。和去年的10月1日到7日相比,預售屋網上簽約量有1,994套,現房簽約260套,共簽約量為2,254套。
在二手房方面,總共簽下了140套房,不僅低於去年同期總數201套,更是遠遠低於今年五一假期期間的簽約量,每日均成交量是125.7套。根據市場研究資料顯示,十一長假期間門店或網站登記的首次買房投資的日均人數,比五一假期期間下降15%。
上海也沒有比北京好,根據上海台慶房屋研展部的統計,10月黃金周期間(10月1~8日)上海成交一手住宅1,109套,均價1萬4,283元人民幣(下同)。台慶房產副總經理陳史翎表示,今年黃金周樓市表現不盡人意,從日均成交量來看,今年黃金周一手住宅日均成交139套,儘管高於2008年的112套,但是仍低於2007年的211套及2006年的174套。
而在10月黃金周期間,120萬元以下一的手住宅,成交660套,占總成交量的60%,遠高於8月份的47%、9月份的46%,顯示出黃金週期間中低價位還是市場需求的主流。
從單價來看,每平方米7,000元到1萬6,000元價位,是一手房的主流區間,此一範圍價位,在黃金周期間成交851套,占總成交量的77%,比率也遠高於今年1~9月各月房價價位所占的60%到68%。
從面積來看,黃金周期間成交一手住宅中,70~90平方米住宅占最大比例,為36%,其次為90~110平方米住宅,占31%。就整體來看,十一期間,中低價位、坪數約在中等的較受市場歡迎。
以區域的成交狀況來分析,十一長假成交住宅,主要集中都在郊區以及市中心的衛星區域。
發表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