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業界抱怨環保署資源回收基金收費太高,要求交由民間團體負責處理。環保署解釋,相關收費標準是由產業界、回收業與學者專家共同組成的委員會制訂,與國外標準比並未過高。至於產業界要求成立監督委員會確保資金流向,環保署承諾會與業者討論。
環保署回收基金會執行秘書林建輝說明,資源回收基金已經運作10年,目前約有8、90億元餘額,其中50億屬於信託基金,主要用途是補助回收業者。另外30幾億是非營業基金,用於稽核、認證、追緝漏繳、補助地方回收進行回收業務等。
林建輝指出,產業界抱怨資源回收基金收費太高,導致基金餘額暴增,並以此為由,要求降低收費標準,甚至主張免繳,以現有資金餘額運作,應已足夠。
不過,現行收費標準因為要保留「餘裕量」、避免業者突然倒閉、繳不出回收費,而預作準備,因此收費感覺會比較高,但是與各國收費標準比,其實並不會過高。
對於資源回收基金會購買大樓辦公室被批評是浪費錢、錢用不完,林建輝亦澄清,購買原力霸百貨一層約700坪的辦公室,是立院認為基金會與其長期繳交租金,不如買下租用的辦公室,比較划算,該計畫亦送環保署、行政院與立院審核,絕無故意浪費。
此外,針對產業界要求組成監督小組,確保回收基金每一分錢都花在刀口上,林建輝說,目前回收基金管理委員會已經納入產業界代表,但如果產業界認為這樣還不放心,環保署願意與產業界討論。
此外,為回應產業界需求,環保署亦著手修改廢棄物清理法,開放業者委外處理廢棄物回收,只是,業者必須先支付保證金,如果未達廢棄物回收量標準或違約,保證金將被沒收。
發表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