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國家航空暨太空總署」(NASA)的「月球隕坑觀測與傳感衛星」(LCROSS)於美東時間九日上午七時卅一分及卅五分,成功對月球表面進行兩次撞擊,揚起的塵埃近十公里高,隨之對塵埃進行分析,同時搜尋月球地表下水冰存在的線索。

此次撞月任務,在地球上雖無法以肉眼目睹,但仍有不少太空迷以天文望遠鏡同步觀測此壯觀景象。

美「重返月球計畫」啟動

航太總署的「重返月球計畫」耗資一千兩百億美元,目標是二○二○年前派遣太空人重返月球,在月球表面建立永久基地,作為未來人類登陸火星的跳板。六月十八日,航太總署在佛州卡納維角「甘迺迪太空中心」發射一枚「擎天神五號」火箭,運載「月球勘測軌道飛行器」(LRO)和「月球隕坑觀測與傳感衛星」升空,宣告美國「重返月球計畫」正式啟動。

航太總署表示,造價七千九百萬美元的「月球隕坑觀測與傳感衛星」,在繞月飛行數月勘測後,九日上午對位於月球南極附近寬約一百公里的「卡比厄斯隕石坑」(Cabeus crater)進行兩次連續撞擊。科學家認為,該處為永久陰暗區,坑底終年陰暗,可能有蘊藏水冰。水可用來製造氧氣和火箭燃料,至為重要。

「月球隕坑觀測和傳感衛星」由衛星主體和「半人馬座火箭」(Centaur,即「擎天神五號」火箭第二節)兩個部分組成。九日撞擊前數小時,兩者在距離月球表面一萬七千多公尺處分離。

揚起的塵埃近十公里高

上午七時卅一分,「半人馬座火箭」(靜止重量二二五○公斤)首先以九千公里的時速撞擊卡比厄斯隕坑,預估撞出三百五十公噸的月球物質,揚起的塵埃近十公里高。其間,衛星主體以紅外線攝影機和光譜儀拍下第一次撞擊過程,並對月球塵埃進行分析。

四分鐘後,衛星主體接續撞擊隕坑的另個區塊,預估撞出一百五十公噸塵埃。今年六月一同搭載「擎天神五號」火箭升空的「月球勘測軌道飛行器」及地球軌道上的哈伯太空望遠鏡都對兩次撞擊同步觀測。

航太總署科學家表示,須花費數周時間彙整分析,方可證實月球地表下是否蘊藏水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