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總統歐巴馬獲得諾貝爾和平獎,各方大吃一驚,接下來是一連串的質疑,也有人罵個不停,網路上也議論紛紛。

歐巴馬獲獎的消息傳至華府,正值黎明時分,白宮深感意外,表示完全沒有想到。電子媒體及網路上,質疑聲不斷。保守派原本就不滿歐巴馬,因為他剛剛拒絕會見另一位和平獎得獎人達賴喇嘛;自由派也問,憑什麼?

歐巴馬上任才八個多月,用心良苦,但成效有得觀察。此期間,北韓試爆核武,增加試射飛彈,退出六方會談;美國在伊拉克的戰事陷入膠著,阿富汗戰爭弄不好要輸(今天各報頭條都是美國必須增援四至六萬元,否則等著敗戰);伊朗說要和美國對話,實際被查知有祕密核子裝置,居心可疑。和平?來日方長。

華府有個媒體要辯論「歐巴馬該不該獲獎」,現在最擔心的是如何找到「正方」。如果因為「用心良苦」就可以獲獎,那全球不知有多少人該得獎。對那些因為爭取和平而犧牲、因為爭取民主而長年坐牢的人又該如何?歐巴馬這麼輕易就得獎,會不會貶低獎項的價值?過去的受獎者會怎麼想?

諾貝爾委員會曾犯的最大錯誤是在一九七三年,由美國國務卿季辛吉與北越外交部長黎德壽共同獲得諾貝爾和平獎,理由是兩人簽訂巴黎停火協定。然而戰火不但沒有停息,北越且大舉南侵。頒獎後一年多,南越淪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