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幾何時,一個以黨專政的東方大國,在短短卅年內由衰轉強,竟跨越經濟領域,邀集世界、尤其是西方民主社會主流媒體負責人齊聚一堂,共商全球媒體大計,予人時空錯亂之感。
不要懷疑,這是事實。當看到胡錦濤出席「世界媒體峰會」致辭時所展現的自信,而那些呼風喚雨的西方媒體負責人,一字排開地聆聽,是百年來絕無僅有的場景,比用刀劍征服來得更令人震撼。
顯然,在經濟實力的基礎上,中國要向更高層次的強國領域跨越,而第一道門檻就是掌握輿論權,傳揚自己的價值觀,至少要有被敵對勢力詆毀中傷的扭轉能力。故此,中國準備動用數十億美元,組建大型傳媒集團走向國際,為己發聲。
這樣做能成功嗎?法國漢學家魏柳南一針見血,從中共目前對網路控制政策來看,不但無助於中國形象的提升,反而遭致更多批評,尤其是內部網民的不滿。控制是一種不自信的心理反射,被動而不進取,和網路的本質背道而馳,最後只會被人「和平演變」。
魏柳南察覺,中國的形象在發展中國家已經逐漸模糊,尤其非洲世界一方面向中國要錢,另一面更傾向與西方交往,和歐美國家合作,他們對中國說的話,和對西方說的話完全不同,說明中國對外在世界的理解和方法都有問題。這和經濟實力無關,而需要更深的文化洞察力,因此中國邁向強國尚有漫長之路要走。
發表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