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大陸四大菜系之一的淮揚菜,昨天終於在這個菜系重要發源地的淮安清河區內,有一個集推廣、研究、創新於一體,能夠讓淮揚菜發揚光大的場所;由清河區出資設立的「中國淮揚菜文化博物館」,九日正式在當地的古淮河生態公園誕生,日後將成為淮揚菜推廣與創新的重鎮。

占地六千多平方公尺的「中國淮揚菜文化博物館」,位於淮安清河區的老淮河畔的生態公園內,緊鄰著歷史上著名的古淮河。據清河區委書記蕭本明表示,這座淮揚菜博物館除了要發揚並推廣名菜外,還肩負著整合清河新區旅遊文化資源,讓旅遊產業發展壯大的責任。

全力推動以清河古淮河生態公園為主,整合旅遊資源的蕭本明指出,除了「中國淮揚菜文化博物館」之外,昨天同時揭幕啟用的還有長榮大劇院、古淮樓、清河城市館,另外清河文化生態園掛牌等活動。

為了讓淮揚菜博物館的開幕更具特色,清河區除了請到了淮安市委書記劉永忠與市長高雪坤之外,還特地邀請了同為淮安人的全國人大副委員長許嘉璐,並在博物館開幕前,由中國烹飪協會授牌給「中國淮揚菜文化博物館」以示慎重。

這個大陸第一座淮揚菜博物館,共分為四個展廳,第一個展廳中介紹中國菜的特色,從自古以來就有的「川淮魯粵」四大菜系,可以說是中華美食四大古典流派,同時也是大陸傳統四大菜系;現今又進一步拓展為辣文化、北方菜、淮揚菜、粵菜與清真等五大餐飲集聚區。

談到淮揚菜之所以能夠古今馳名,一方面是因為淮揚地區物產豐饒,菜色以追求健康長壽,亦即養生、悅生為訴求;加上明清兩代,淮安清河一帶的漕運、鹽務發達,巨賈富商雲集,所謂「烹天煮海、窮奇極妙」,許多名廚應運而生,淮揚菜的創意更是源源不斷,才造就了一代名菜。

淮揚菜博物館的第二展廳,則是介紹淮揚菜遠古濫觴;從四、五萬年前的新石器時代開始,當地多水少山,既不生魚翅、海參、鮑魚,也不出燕窩、駝峰、果狸等珍奇異獸;但人們靠著自己的智慧,孕育了堪稱異珍瑰寶的烹飪技藝,足以與山珍海味分庭抗禮。

第三展廳則是由淮揚菜在淮安發跡、演進,直到成熟的過程介紹起;其實早在秦漢之後,關於淮地美食的記載,就頻頻見於典籍中,尤其是明清的五百年間,作為「運河之都、官衙如林,名庖如雲,商旅如潮,白銀如水」;強有力的經濟背景,自然提供了推動餐飲業精緻發展的最佳環境。

最後一個展廳則是介紹了歷史上知名與淮安有關的餐飲故事,包括淮陰侯韓信在淮安發跡的故事、李白路過淮安時,有一老婆婆以美味大黃雞接待他,導致後來淮揚名菜中「酒燜黃雞」因此而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