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任不到一年的美國總統歐巴馬獲得2009年諾貝爾和平獎,讓各界頗感意外。挪威諾貝爾委員會說明歐巴馬得獎的理由,是因他投入「非比尋常」的國際外交努力,打造一個沒有核武的世界,因此獲獎。歐巴馬究竟做過哪些有利於無核武的國際外交努力?
歐巴馬上任後,美國的國際戰略確實出現變化,包括決定放棄在東歐波蘭部署飛彈基地、調整對北韓及伊朗的對策等,大幅改變了小布希總統的強硬政策路線,確實有助於減緩國際衝突。而最能夠反映歐巴馬新的國際戰略思惟的,則是九月三日他在聯合國大會的演說。這篇演說顯示美國已經作好準備,以新的國家方針來面對多極化的國際社會。
上任第一天 關閉關塔那摩監獄
歐巴馬在演說中試圖傳遞一個全球共同利益的價值觀,接著歐巴馬提到他就任後的一連串努力:在他就任總統的第一天,下令關閉設在關塔那摩灣的關押設施;在阿富汗和巴基斯坦(Pakistan),幫助這兩個國家的政府建設主導反恐行動的能力;在伊拉克,美國正在負責任地結束這場戰爭,到2011年年底美國軍隊將全部撤離。
歐巴馬指出,他提出了一項綜合議程,尋求實現一個沒有核武器的世界的目標。在莫斯科,美國和俄羅斯共同宣布大幅度削減戰略彈頭和發射器。在裁軍會議上,美國贊同一項工作計畫,通過談判終止用於製造核武器的可裂變物質的生產。另外,美國首度派出國務卿出席年度性《全面禁止核子試驗條約》締約國會議。
參與安理會縮減核武裁軍會議
除了致力於消弭區域衝突,歐巴馬還針對應對全球氣候變化與經濟危機,表明美國積極投入而非旁觀者的立場。美國也參與了聯合國安理會的核不擴散和裁軍問題會議。他說這只是一個開端,過去有人嚴厲抨擊美國在全球單獨行動,如今他們也不能袖手旁觀,等待美國單獨解決世界面臨的問題。
為此,他提出攸關人類未來發展的四大要素,促請各國共同重視。這四大要素是:不擴散與裁軍;促進和平與安全;保護我們的地球;以及為全體人民增進機會的全球經濟。
關於不擴散與裁軍,歐巴馬強調,我們必須停止核武器的擴散,尋求一個沒有核武器的世界。美國願意堅持承諾,尋求與俄羅斯達成新協議,大幅度削減我們的戰略彈頭和發射器。我們將為爭取《禁止核子試驗條約》的批准而努力,並與其他方面合作使條約生效,永遠禁止核子試驗。呼籲各國從明年一月開始談判一項協議,以終止可用於武器的裂變材料生產。
致力打擊核走私與核竊盜活動
歐巴馬說,他還將在明年四月主持一次高峰會議,該會議將重申各國有責任在自己國土內保障核材料安全,並為那些無法提供該保障的國家提供幫助 ,「因為我們必須確保永遠不會有一個核裝置落在暴力極端分子的手中。我們將致力於加強那些打擊核走私與核盜竊活動的機制和計畫。」凡是拒絕履行自己義務的國家必須面對各種後果。
他說,如果伊朗和北韓政府決意無視國際準則;如果他們把謀求核武器置於地區安全穩定和本國人民機遇之上;如果他們將東亞和中東核軍備競賽升級的危險置之不顧,那麼他們必須對此承擔責任。
發表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