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國際金融海嘯衝擊下,今年全球貿易報復案件多於往年,而大陸遭到的貿易報復案冠居全球。據大陸媒體報導,大陸正遭遇全世界55個國家報復制裁,已連續14年成為遭遇反傾銷調查最多、連續3年成為遭遇反補貼調查最多的WTO成員。

繼歐盟於6日決定對大陸無縫鋼管徵收17.7%至39.2%的最終反傾銷稅之後,美國商務部7日也宣布對大陸進口的無縫鋼管發起反傾銷和反補貼稅調查,一旦此案成立,大陸的無縫鋼管將失去全球最大出口市場。此外,歐盟對大陸鞋類產品課徵的反傾銷稅可能延長課徵時間;9月18日阿根廷對原產於大陸的陶瓷食具及其他家用或衛生用瓷器作出反傾銷終裁,採用最低限價措施。諸多國家對大陸的貿易報復措施,讓大陸方面窮於應付。

圍困中國製造態勢明顯

除了針對產品進行貿易調查或採取報復措施外,10月3日的西方七國財政當局和中央銀行,還發出了要求人民幣升值的信號。從單個產品到涉及眾多產品的碳關稅,再到匯率,大陸媒體認為,圍困「中國製造」的態勢非常明顯。

據分析,金融危機導致各國經濟成長減緩甚至衰退,失業嚴重,各國面臨著國內經濟、政治的雙重壓力之下,傾向於採取貿易保護措施,保證本國企業的開工和就業。而大陸作為新興貿易大國,在低端產品方面長期保護較高順差,很容易成為貿易摩擦的矛頭所指。

各國的貿易報復措施對大陸的產業影響甚鉅,據大陸商務部統計,今年1至8月共有17個國家和地區對大陸發起79起貿易救濟調查,涉案總額約100.35億美元,年增率分別是16.2%和121.2%。

輸歐鞋類2年減3400萬雙

就產業損失來看,鞋類出口大省廣州海關統計,今年1至7月,廣東鞋出口均價為每雙2.9美元,較去年同期下跌6.4%;總出口額下滑5.7%,為57.4億美元。據中國皮革協會統計,2006年中國出口歐盟皮鞋為1.9億雙,2007年降至1.81億雙,2008年再減為1.56億雙。

再就無縫鋼管觀察,大陸海關統計資料顯示,今年1至8月,大陸無縫鋼管對美國出口34.5萬噸,年減率達69.99%;出口金額5.83億美元,也較去年同期下降60.55%。儘管如此,美國仍為大陸無縫鋼管第一大出口市場,出口比重達到16%,而去年同期更高達33%。

大陸方面並不是不知道遭到他國貿易報復的嚴重後果,但卻沒料到許多開發中國家也對大陸祭出保護措施。在陶瓷食具及其他家用或衛生用瓷器遭到阿根廷為期5年的報復措施後,產業界也痛定思痛,認為一貫在歐美等先進地區流行的貿易保護政策,現在大有向開發中國家和地區蔓延的趨勢。此次阿根廷針對大陸陶瓷進行反傾銷終裁,給大陸建材企業一個提示,走低價策略老路已經開始行不通了。

陸媒指先進國言行不一

在阿根廷之前,早已有許多開發中國家對大陸發動調查及報復措施。據世界貿易組織WTO秘書處5月公布的資料顯示,2008年全球新發起反傾銷調查208起、反補貼調查14起,大陸分別遭遇73起和10起,占總數35%和71%。7月中旬WTO還預言,2009年全球發起反傾銷數量將達437起,為2008年的2.1倍,是歷史上世界發起反傾銷數量最多的一年。

面對紛至沓來的貿易報復,《北京青年報》9日的社論指出,目前已有55個國家(地區)通過了將傷及中國出口商品的保護性措施,其中既有發達國家,也包括部分發展中國家。為中國經濟起飛做出巨大貢獻,並曾經令中國人為之驕傲的「中國製造」,正面臨貿易保護主義層層壁壘的圍堵。

這篇社論還極富針對性的指出,「對照不到一個月前,G20峰會上各國首腦對貿易保護主義的一致譴責和據此達成的會議共識,美國、歐盟等發達國家的言行不符,確實令人歎為觀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