統一集團老將李文杰日前辭去統一旗下健力寶貿易公司總經理,並自統一集團辦理退休。業內人士認為,很可能與在李任期內,健力寶業績增長乏力、新品推廣不成功,以及今年難扭虧損局面有關。同時這也反映出統一收購健力寶後,還未能成功扭轉其頹勢。
在1984年奧運會上,大陸女排飲用的健力寶隨著女排奪冠一夜成名,生產健力寶的廣東三水酒廠的廠長李經緯也成為大陸體育營銷先驅。1990年的北京亞運會,是健力寶發展史上的另個里程碑。李經緯1600萬元(人民幣,下同)贊助費,換得7.5億元訂單。
到1997年,健力寶集團的年銷售額突破50億元,產量、總產值、銷售收入和稅利四項均在飲料企業中排名第一。但當年飲料行業也隨之風雲突變,可口可樂、百事可樂「包抄」大陸市場。從當年起,健力寶的銷量開始以每年七、八萬噸的速度持續下降。到2001年,「兩樂」已經占據大陸碳酸飲料70%的市場,而健力寶的市場占有率萎縮至不足3%,公司搖搖欲墜。
《第一財經日報》報導,2004年統一擬出價1億美元收購健力寶,但受到經銷商的狙擊而未果;次年統一集團取得健力寶旗下所有產品的獨家經銷權。2008年1月,統一集團把有23年管理經驗的「少壯派」職業經理人李文杰派往三水,擔任健力寶總經理。今年9月,統一集團完成對健力寶的全資直接控制。
李文杰認為,作為大陸最早的運動飲料,健力寶本該成為這一集團軍的領跑者,結果卻跑岔了道,近10年來一直在與碳酸飲料競爭,價格越來越低,銷量越來越小。「跑了一大圈冤枉路後才發現,運動飲料定位才是正確的,因為健力寶從一出生就是運動飲料。」李文杰坦承。
2008年底,經過李文杰的調整,健力寶以22.2%的市場占有率在運動飲料名列第一,緊隨其後的是三得利維體、寶礦力水特以及百事可樂旗下的佳得樂。不過仍無法扭轉虧損局面,去年健力寶虧損3988萬元。
飲料行業營銷專家張華平認為,收購健力寶後,統一集團戰略過於浮躁,短期內改善業績困難很大。
發表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