鴻海精密(2317)步入傳統產業旺季,再加上消費性電子訂單增溫,9月營收達1,494億元,創下今年新高,歷史第三高紀錄,累計營收達9,779.25億元,全年非合併營收有機會回升至1兆7千億元,與去年相當,前三季每股盈餘上看5.2~5.5元。
鴻海第三季起訂單大幅增加,其中為蘋果代工的iPhone,因打入中國市場後,預估在年底前單是中國市場即可搶下250萬支的手機,成為鴻海營收最大推手。
鴻海發言人丁祈安表示,隨訂單逐步湧入,3C消費性電子(consumer)、電腦(computer)、通訊(communication)的表現不錯,其中以消費性電子表現最為亮麗。法人評估,鴻海上半年每股盈餘3.32元,但在中國遷廠西進的策略發生綜效,不但未如華中、華南發生缺工問題,因員工人數回升至60萬人以上,全力量產,且製造及稅捐費用降低,預估第三季營業毛利率持續走升,單季每股盈餘有機會上看2~2.3元的水準,累計前三季每股盈餘約在5.2~5.5元。
鴻海精密9月營收達1,494.38億元,與上月比成長38.06%,前三季非合併營收累計為9,779.25億元,較去年同期則小幅衰退6.56%。由於該公司今年兵分多路,除了擴大為蘋果電腦在智慧型手機的佈局之外,亦傳出接獲明年年初蘋果力推的平板電腦iTab,首批訂單約在30萬~40萬台,而蘋果平板電腦將由鴻海組裝製造,iTab的面板將由群創光電生產。
蘋果有意搶攻電子書的市場,新款的iTab將具有電子書閱讀的功能,將由鴻海集團全力奧援。蘋果有機會在明年1月初的2010年Macworld大會上宣布推出平板電腦iTab。在此同時,鴻海集團近期來強化在電子書上的整合能力,除了以合併統寶的方式取得華映中小尺寸面板,固守在電視組裝的貨源之外,並強化群創在面板採用LED背光的製程並結合觸控面板的技術,向電子紙市場進軍。
此外,鴻海今年全力向筆電型電腦進軍,引發各筆電大廠結盟抗爭,產業出現「防鴻效應」,相關連接器、機殼、散熱模組及主機板相關零組件訂單都逐步下滑。然鴻海突破重圍,除了與日亞化合作,明年取得穩定的晶粒來源,並鎖定集團公司榮創主攻LED封裝、群創負責LED模組,雙向強化面板上下游整合。此外,其與SONY合作的正田計劃及萬馬奔騰構思,預估將在明年年初出現成效。
鴻海業績逐步走穩,但上周在新台幣升值引發法人賣壓,上周三大法人賣超10,511張,但外資持股仍守穩在51.81%,隨業績逐步回升,可望重獲外資青睞。
發表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