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英九總統昨天發表國慶談話。在兩岸關係部分,他指出,過去一年,兩岸關係大幅好轉,台海出現和平契機,這是兩岸共同努力的成果,不僅符合大多數人民期待,也贏得國際社會普遍的肯定。同時,未來還有很多有利於兩岸人民福祉的工作,等待我們去開展。
由於莫拉克風災,今年國慶慶祝大會取消,僅由馬英九在總統府內主持國慶典禮。鑑於莫拉克造成嚴重災情,馬總統強調,要儘快通過「國土計畫法」,危險地區一定要禁止或嚴格限制開發。
MOU及ECFA待開展
在兩岸關係方面,馬英九強調,一年多來,兩岸在「九二共識」的務實基礎上,簽署了9項協議,從陸客來台觀光到兩岸三通直航,從食品安全到司法互助,合作範圍日益擴大,善意與互信也逐步累積。我們相信未來包括兩岸「金融監理合作備忘錄」(MOU)、兩岸「經濟合作架構協議」(ECFA)在內,還有很多有利於兩岸人民福祉的工作,等待我們去開展。
談話中也提到兩岸災難互助對兩岸關係的影響。馬總統說,近來令人感動與鼓舞的是,去年大陸四川地震,台灣各界踴躍捐輸救援,其金額與志工數,高居世界之冠。今年台灣「八八水災」,大陸不遑多讓,其物資與捐款,也居世界之冠。兩岸人民這種「血濃於水」的民族情感,讓我們對未來的兩岸關係充滿信心與期待。
在外交層面,馬英九表示,兩岸關係改善,也有助我國的外交,因為世界各國,不論有無邦交,都樂見兩岸對立的緩和,大多數也樂於同時跟兩岸發展友好關係。
他表示,我們願意經由國會與政黨等各種管道的對話與溝通,凝聚全民大陸政策的共識。台灣是一個民主社會,政府處理兩岸議題,一定會以維護國家主權與增進人民福祉為最高指導原則,並接受民意與國會的監督。
兩岸差距不會一步跨越
不過,馬英九也表示,兩岸間的差距與疑慮,有其歷史因素,不可能一步跨越,旦夕消弭。將來兩岸關係的和平發展仍需雙方抱持信心,正視現實,循序漸進,以擴大互信,求同化異。
同時,兩岸關係雖然大幅改善,我們卻從未輕忽對岸的軍事威脅。我們積極尋求海峽和平,但絕不會犧牲台灣的國防安全。「防衛固守,有效嚇阻」國防戰略仍是我們的堅持。
發表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