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日韓三國領導人會議昨天在北京人民大會堂舉行。三國對於早日恢復六方會談、朝鮮半島無核化達成共識。日本首相鳩山由紀夫則再提東亞共同體構想,強調關鍵在於三國應首先從強化經濟合作開始。不過,大陸的國際問題專家認為,中短期內實現東亞共同體還有難度。
1999年11月大陸國務院總理朱鎔基、日本首相小淵惠三和南韓總統金大中在菲律賓出席東協10+3領導人會議;之後,三國領導人幾乎每年都在10+3的架構下會晤。今年4月三國領導人又在泰國進行短暫的三邊會晤,三國領導人一致表示將繼續加強三國合作,並初步決定今年再次舉行三國領導人會議。
重申和平解決北韓問題
昨天上午會議結束後,三國領導人共同舉行記者會。大陸國務院總理溫家寶表示,這次會議期間,三方一致認為應堅持透過對話協商,以和平的方式解決有關問題,三國都願繼續做出建設性的努力,推動早日重啟六方會談,為實現本地區的長治久安做出積極貢獻。
南韓方面對於重啟六方會談的態度相當積極,在三國領導人會議前,南韓總統李明博即與鳩山進行雙邊會晤。李明博指出,國際社會已形成北韓必須重返六方會談的氣氛,他相信北韓會透過與美國對話,重返六方會談。他也認為北韓會仔細研究日韓所提出的方案,北韓也會明白這是日韓為北韓棄核所鋪的最後一條路。
東亞共同體 利大於弊
鳩山由紀夫在會中發言時指出,日本一直以來對美國有點過於依存。日本在重視日美同盟的基礎上,作為亞洲的一員,應該制定更多重視亞洲的政策。他又再次提出了建立東亞共同體的構想,並且解釋說,「我想(東亞共同體)的關鍵在於中日韓三國首先從強化經濟合作開始。」
鳩山此行依舊展現出對大陸友好的態度,他在接受大陸媒體訪問時再度表示他在外交政策上的「友愛」精神,並且認為21世紀將是「日中共同面臨的時代」,日中應攜手面對環境問題、地區的和平與穩定,將是對東亞乃至整個國際社會的貢獻。
對於東亞共同體的構想,亞洲開發銀行駐北京代表處高級經濟學家莊健認為,東亞共同體這一概念,至少從經濟層面而言,具有積極的意義,利大於弊,有助於促進中日韓這三個緊密關聯的經濟體之間的進一步合作。但是,中短期來看,要實現廣泛意義上的東亞共同體還有難度。
對於東亞共同體能否像歐盟那樣發展成為更全面和緊密的地區聯盟,專家也仍持謹慎態度。
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國際關係學院副院長金燦榮則認為,從近期來講,在明年將進行的國際貨幣基金IMF投票權改革中,中日韓三國就應相互支持,成為共同的贏家,為東北亞爭取更大發言權。
中日韓三方並發表力求實現兼顧經濟發展和環境保護的「可持續發展」,以及全面加強三國關係「中日韓合作十周年」兩份聯合聲明。
發表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