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英九總統在雙十國慶當天在總統府發表了國慶談話,遺憾的是,馬總統給台灣人民的是一篇忸怩作態的治國周記,既看不到長期國家願景,也看不到短期政策規畫。我們很懷疑,國人看了這篇馬英九的國慶版治國周記,是感到欣喜振奮?還是感到沮喪茫然?
馬總統的談話中篇幅最多的是談兩岸關係,事屬必然。兩岸關係的確是馬政府一年多來最重要的政策,如果把他的談話分層次解析,可以發現涉及幾個方面:
一是「重建兩岸關係,擴大國際參與」,兩岸「金融監理合作備忘錄」(MOU)與兩岸「經濟合作架構協議」(ECFA)等待開展。這樣的說法等於是對過去一年多兩岸現實況的描述,既非國家願景,更非政策理念。
二是強調兩岸差距不可能一步跨越,要「抱持耐心,正視現實,循序漸進,以擴大互信,求同化異。」這說的是馬英九處理兩岸關係的心情與做法,至於正視什麼樣的現實?循序漸進是要「進」到什麼地方?馬總統似乎沒有想法,亦沒有規畫,只準備走一步、看一步。
三是化解國人對兩岸關係發展的疑慮,要經由國會與政黨等各種管道進行對話溝通,以凝聚共識。持續進行溝通是必要的,讓人納悶的是,要溝通什麼?只有金融MOU跟ECFA而已嗎?還是這兩樣做完,兩岸關係就到底了?馬總統應該說明未來可能的兩岸政策是什麼原則,遇上兩岸的爭議要在何種理念與目標下處理。否則拿什麼跟人民溝通?要凝聚什麼共識?至於接受民意與國會監督,這是法律上的義務,講這些話等於向國人宣告總統要「守法」一樣。
四是強調「防衛固守,有效嚇阻」的國防戰略。這是重申一貫的國防政策,讓人懷疑的是,馬總統及其幕僚既然知道人民對於兩岸關係發展後的國防安全有疑慮,為何只簡簡單單地重申國防戰略?現在對美軍購懸而未決,國軍敵我意識混淆,茫然不知為何而戰,人民憂慮政府改善兩岸關係輕忽大陸的軍事威脅。既然如此,馬政府該如何解除人民疑慮,確立國軍保家衛國的意識,豈能如此輕言帶過、不著痕跡?
一年來兩岸關係遇上不少問題,未來也可預見到這些問題只會更多不會更少。可惜馬總統只給了一篇行禮如儀的治國周記,既沒有告訴人民兩岸關係到底要走向什麼樣的目標,也沒有說在過程中要以什麼原則解決兩岸分歧與突發性的危機。在連兩岸的「現實」都未加以描述的情況下,確要對岸去「正視現實」。
兩岸政策宣示不能不拿大陸對台政策來比擬,但現在我們看到的是「胡錦濤擺陣式,馬英九不出招」。台灣人民現在都知道大陸「要怎麼做」,但不知道馬英九「要做什麼」,這樣的對陣,誰勝誰負應該不會有太多爭論吧!
發表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