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從18世紀開始,以瓦特發明的蒸氣機啟動第一次工業革命,以煤炭作為動力;到了20世紀,原油則扮演重要角色。但短短200多年間,人類對於自然資源的耗用已經達到前所未有的程度,也讓地球的生態付出慘痛的代價。進入21世紀,人類對於環保節能真的要採取行動才行,中央大學EMBA和MBA改以綠色作為研究方向,是非常有意義事情,希望能引領更多的學校做同樣的事情。
我常想,人類何等幸運,在地球漫長的歲月中,人類以極為淺短的「年資」擁有如此的生存環境。但若將地球存在的時間縮短成為1天24小時,那麼人類的出現只是這24小時中的最後2秒鐘,而人類5,000年的歷史更只占1/10秒,但就這這短短的1/10秒,即將24小時的地球資源耗盡,這是一件相當嚴重的事情。
台達電從電源做起,1971-1980年間,台灣的用電量每年增加7%,當時我們常被斷電,最讓我們擔心的就是無法交貨,當時熱門話題就是蓋電廠。但蓋一座核能電廠不僅工期長,且經費是天文數字。我當初就認為,「省電」是最便宜且有效的方法,節能比蓋電廠更快、更經濟、更容易。舉例來說,我們用了幾10年的鎢絲燈泡,其實只有10%的能量轉換成光,其他的都變成熱,而電力從電廠傳輸到家裡,經過減損之後只剩下1/3,這等於是說100%的發電量,最後竟然只有3%變成光,這還不包括夏天要開冷氣來降溫,這真是何其愚蠢之事?
因此,我從那個時候就決定,台達電要轉型成為節能環保愛地球的廠商。這些年來,我都勉勵工程師要把效率做高,而我們的電源供應器轉換效率,也從早期的60-70%,做到今年的超過90%,甚至於太陽能Inverter還做到98%,讓公司的規模做到世界第一的同時,也為世界節能。
根據統計,1億台的電腦,若使用效率超過90%以上的電源,3年下來將可省下400億度的電,相當於11座林口火力發電廠的年發電量,若以美國加州的電費換算,等於是省下50億美元(約1,600億元新台幣),而台達電每年的電源出貨量遠遠超過1億個。
為推動環保,台達電早在2001年於大陸吳江蓋新廠時,就努力尋找高階的化工人才,設立無毒性物質的實驗室,當時沒有人在做這樣的事情。後來,果真成為大陸第一家被認可的企業無毒實驗室。
這些年來,台達電在替代能源領域有不錯成績,2004年成立旺能,專門生產太陽能電池,雖然多晶矽有一度缺貨,但現在跌很多,不過這是好現象,唯有如此才能讓太陽能發電更普遍的被運用。至於三五族的太陽能電池,則由台達電內部來做,但缺點是晶片太貴。
在目前很紅的電子紙方面,市面上的電子紙是「液體」,我們開發的則是「固體」,速度更快,未來就會推廣到市場上。至於電池,我們發現,不管是哪一種材料,循環充電都無法超過2,000次,「純」電動車仍不太可行,但若採取油電混合的方式,電池的壽命可以增加很多,我們也開發超級電容,透過小小一片像是名片的東西,就能夠1分鐘內快速充電,可以先應用在公車系統。
發表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