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長吳清基表示,即將在明年開始試辦的「擴大高中職免試入學方案」,可以讓偏遠地區孩子,有機會進到好高中職。至於國中小「一綱一本」、「一綱多本」爭議,他主張,學生一本、老師多本,學生只要讀一本就可以,但老師可以用多本資料來教學。
中視由沈春華主持的「挑戰面對面,唱旺新台灣」節目,昨天由吳清基、國民黨立委洪秀柱、烏來國中校長張淑美及全國家長團體聯盟理事長謝國清等人,共同討論「免試升高中職,基測到底怎麼考?」議題。
吳清基說,如果是以基測分高下,一些偏遠或是中南部學校的國中畢業生,沒有機會進到好高中職。但透過「擴大高中職免試入學方案」,偏遠地區學生有機會進到不錯學校。他表示,未來將逐年擴大免試入學比例,最終目標是完全免試就可以讀高中職。
張淑美表示,檢視孩子學習成效,看他們身體就知道了。山區孩子應該是健康、開朗的,但事實不然,許多人患過敏、氣喘等毛病,跟面臨考試壓力有關。他支持推動「擴大高中職免試入學方案」,讓烏來國中畢業生有機會進入國立新店高中。
謝國清則說,明年起開始推動的擴大免試入學方案,有一個「國中薦送」模式,升高中職要採計國中在校成績,這會讓學生面臨更大壓力。以前國中生只要拚兩次基測就好,未來要拚三年十八次段考及無數次小考。家長團體徹底反對「國中薦送」模式。
洪秀柱指出,芬蘭、挪威等國,學生上課時間不長、有考試也不排名,但他們學生素質卻是世界頂尖。這兩個國家重視孩子的多元發展、並尊重他們存在,值得台灣參考。
發表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