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報導,台灣人米飯食用量去年每人為四十八公斤,較十年前減少八點六八公斤,二十四年前,國人年平均吃掉八十四點四三公斤白米,去年只吃了四十八公斤,減少近一半,如此不僅顯示種田之人難以生存,就連國人健康恐將受到不良影響。筆者認為有必要鼓勵「一天一碗飯」運動。

現代人對於飲食趨於精緻化,不僅講求養身還要能夠不發胖,因而以為少吃白飯就能減肥。不過據農委會公布資料認為,國人是因為碳水化合物攝取不足,脂肪明顯過量而導致肥胖,所以反而應多攝取碳水化合物,如米、飯、麵、馬鈴薯、地瓜等五穀根莖類,才是人體最基本、最容易轉換成能量的營養來源。

農委會農糧署可行銷米飯的好處,讓國人養成吃飯習慣,吃出健康,也讓一群以種稻為生之農家得以生存,尤其創造出米的美好價值被更多人看見,否則一昧地任由讓國人以錯誤觀念不吃米飯,崇尚精緻美食、過度西化,只會讓健康亮紅燈,徒增國家健保的負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