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工業國家要求人民幣升值的聲浪再起,美國甚至打算將中國列為匯率操縱國家。而根據國際清算銀行的數據,人民幣實際有效匯率在今年8月已結束連續五個月貶值,轉向升值,指數從115.75上升至117.38,升值1.16%。

在全球金融危機下,為維持資本市場穩定,中國政府近幾個月來將人民幣對美元匯率緊釘在6.83左右,很少出現明顯波動,也因此人民幣有效匯率變動主要取決於美元對其他非美貨幣匯率的變動。但美元實際有效匯率在4至8月持續貶值,使人民幣實際有效匯率從今年3月至7月也連續走貶。

人民幣名義有效匯率是對人民幣和其他國家貨幣匯率進行加權平均而得到一個綜合的人民幣匯率變動指數,指數走高意味人民幣對其他貨幣升值,指數下滑則意味人民幣對其他貨幣貶值。至於實際有效匯率,則是名義有效匯率扣除通膨等價格因素後的指數。

根據國際清算銀行數據,人民幣實際有效匯率在今年2月達到126.09的波段高峰後,連貶五個月至7月的115.75,累計今年貶值4.7%。直到8月,才止貶回升至117.38,當月升值1.16%,當年累計仍貶值2.82%。

國際清算銀行將於近日公布9月份人民幣實際有效匯率,業界人士認為,近期全球經濟形勢轉好,美元避險功能減弱,同時由於美國經濟刺激政策方向不變,美元貶值預期上升,因此美元指數最近持續下滑。在人民幣對美元匯率維持穩定的情況下,人民幣有效匯率恐怕將再轉向貶值,從而增加西方國家對人民幣升值的施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