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列為高雄市特色產業和旗艦產業發展的遊艇產業,高雄市政府海洋局正規畫在小港大林浦「南星計畫」區內,至少投入24億元台幣,打造120公頃的「遊艇產業專區」,將吸引國內逾19家、估計總投資額超過50億元的遊艇廠商進駐,以形成遊艇產業聚落,因應客製化和大型化遊艇的國際競爭趨勢。
市府海洋局長孫志鵬指出,遊艇專區初步規畫,已呈報經建會,希望能在明年初遴選開發顧問公司,以便儘快提出完整規畫報告,並希望明年底前能確定「開發主體」,即確定到底是由政府投資開發、或採BOT案、或由政府與民間共同開發等方式,希望該開發案最快能夠在100年起開發,預計102年至103年前完成。
市府為了發展遊艇產業,目前規畫在南星計畫、小港區中菱路以南的臨海120公頃海域內,填海造陸,以開發成為「遊艇專區」,並希望能結合水岸景點和遊艇港的開發,積極開發國際遊艇觀光市場。
孫志鵬表示,國內遊艇業產值不只居全球第五名,更是亞洲第一名,全國31家製造廠商,高雄就有15家以上,且規模都不小,因此高雄是相當適合發展遊艇產業的地方,也是形成遊艇聚落不可多得之處。
主要原因,除了高雄天氣良好,平均溫度在攝氏15度以上外,鄰近小港機場和港口,擁有遊艇建造和輸出的有利條件,更可吸引國外客戶前來訂購,若能夠順利在南星計畫內開發遊艇專區,相信可以提高遊艇產業的競爭力。
孫志鵬指出,台灣遊艇以往都外銷歐美市場,平均每年都有10%成長率,近來隨著國際遊艇客製化和大型化,面臨競爭的壓力,例如日前來高雄參展的香港揚子集團所屬遊艇規模就有65公尺長,約230英呎,而台灣現在頂多承建的遊艇長度為130英呎。
因此,市府在考量廠商現有廠房受到限制和腹地有限,及看好未來大型遊艇市場前景下,有必要積極開發遊艇專區,協助業者開拓國際市場。
根據調查,目前位在高雄臨海工業區的遊艇廠商有嘉鴻、嘉信、東哥、奎隆、聯華、亞都、隆洋、新海洋等,且位於旗津和高雄港區的有高鼎、高港、大瑞、鴻鎰、宏海、強生等多家。
發表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