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徽成了年輕藝術家搞創意的主題!饒加恩在台北國際藝術村的個展「你是匹我永不想騎的馬」,把十六世紀至今的台灣歷史和國際現狀融合,設計出卅種不同的國徽。不同的國徽包含了象徵美國的白頭鷹、象徵十七世紀台灣的梅花鹿以及甘蔗、稻米。在展場垂掛的卅幅國徽與旗幟,有如台灣近四百年來歷史的片段集錦。

饒加恩二○○○年自台北藝術大學美術系畢業後,即赴法、英進修。今年卅歲的他表示,九年前到種族多元的法國之後,開始思考身分認同問題,以及台灣與他國之間的權力關係,才發現自己不但對台灣,也對亞洲國家了解不足。

饒加恩表示,台灣社會有如罹患「政治熱病」,「但人們對政治的理解,竟是單純的『顏色』,簡化到令人感到不可思議的程度。」因此他從台灣歷史中,選出不同階段的代表性符號來創作。

「你是匹我永不想騎的馬」是饒加恩首次在台灣個展。饒加恩笑說,「馬」象徵「權力」,「永不想騎的馬」意指他不接受人際關係當中任何形式的權力壓迫。「台灣曾是殖民地,台灣又將類似的權力關係,套用在自己和其他發展中國家的互動上。」

展出中的一幅國徽是從美國國徽延伸而來。左側是象徵台灣警察的和平鴿,右邊是美國白頭鷹。兩隻鳥分別用鳥腳抓住狼牙棒與香柱,胸前掛著台灣常見的鐵皮烤漆板當作盾牌。另一幅國徽則是左側站一健美男,穿著象徵美國國徽星星內褲,卻揹著台灣原住民火槍。右側是一染金髮檳榔西施,抱著香蕉葉遮胸,臀部有刺青,一枚象徵日本旗的太陽,另一枚則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無產階級之星的刺青。兩人隔著美國國會及台灣參照美國國會建築興建的帛琉國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