屏東縣林邊與佳冬等區域地勢較低,經年累月遇潮積水、遇雨淹水、平時整個城鎮雨水下水道系統就淤積阻塞,八八大水災後,就有人提出昂貴耗時的遷村異地重建看法。個人提出另類重建方式||就地升高改善為「準水上社區」,從補助經費低與執行時間快及住民接受度高等角度,均比目前重建所提的「異地遷村」更具可行性,實可為執政者執行重建之另項選擇。

我國西部沿海各鄉鎮由於養殖事業的發達,抽用地下水層裡滯留帶水量極多;同時重要河川的上游築壩攔水,造成下游沿岸漂砂補注海岸減少與海岸退縮,使得地盤下陷與國土流失相當嚴重。據臺大李鴻源教授研究,西部縣市養殖業每年所抽之地下水高達六十億噸,幾乎等於六十座南化水庫總儲量,其所需付出的社會成本高達四百億元以上!

一五一二年西班牙航海探險家麥哲倫來到亞洲婆羅洲西北海岸的汶萊,被這近三萬居民以捕漁為生所住的水上村落之自然美景所感動,在其航海筆記與隨從所寫「首次周遊世界」將之形容為「東方的威尼斯」。經過六百年的演化,目前擁有三十五萬免繳稅國民,號稱亞洲首富的王國汶萊,在一八八八年曾為英國保護國時發現珍貴又大量(東南亞第三大產油國)的石化燃料石油與天然氣成為世界上最富裕王國,並在一九八四年正式獨立成為立憲君國。

約三十年前蘇丹為鼓勵國民能夠改變生活方式,不需捕魚殘害生態維護居住美景,獎勵曾有一半國民所生活的水村,遷離原有世居,改往內陸定居,而國王蘇丹也以身示範登陸建蓋美侖美奐的蘇丹皇宮。另外大多數國民遷建陸地定居後的別墅,幾多把一樓改設立柱挑高成為每戶家中二部以上轎車的停車場,讓整個世襲水村生活方式得以延續並又可確保市容觀瞻清潔及維持交通安全順暢。其原來濱海而居的水村方式與義大利最負盛名的威尼斯水城及泰國曼谷的水市,都為世界上水上聚落頗為著名的典範。

臺灣西部沿海鄉鎮要避免日後類似八八水災的淹沒,與日益嚴峻的地球暖化溶冰造成水面高升及既有國土的沉陷海岸流失等問題,目前政府提出遷村重建的構想,想要以疏濬水庫或河川所得之土石來回填這些低地,應付沿海地區重建基地之回填防水防沉使用。但這些挖取級配良好又稀少珍貴的砂石料會只使用在低地回填作為重建使用而已嗎?相對該地區其他國家重要工程建設需土孔急,似乎有些浪費可惜。

倒不如在不大幅改變這些低窪地區人民既有生活居住形態,保持其大部分產業所在及社會倫理家族關係的故鄉,而改把原有聚落的居住基地全面性的以樁柱提高既有的樓層數。把第一樓當做低強度使用的空間如停車場與雜物間,其上二樓就成為商業功能與社交活動空間,往上三、四樓才是家庭生活重心空間。

而政府對於住戶面臨的道路,可提高其高層或分二層構築使之可水平銜接,並在道路下設置共同管道與公共服務管線來和住戶搭接;同時各公共機關與服務機構亦可比照分層搭建。如此就不擔憂氣候變遷暴雨的淹水侵襲與地球暖化海水上升及地盤沉陷等問題,另外因為是就地整建加強加高方式,地籍重劃與異地重建的後遺症就可消除,並且也保有居民原有的產業財產與社會鄰里文化風俗的關係。

這樣做法省時省錢,避免抗爭,又可重新改善既有低窪地的市容景觀與提升產業效能之重建方式,不僅可解決目前因災變要遷村的反彈與國家財政赤字難以負擔的窘境,對於未來的暖化溶冰問題也有積極預防。筆者認為「準水上社區」,實可為目前政府焦頭爛額思考重建政策另類的好模式。(作者為成功大學土木系特聘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