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視為中共六十年國慶獻禮,號稱中國電影史上最豪華卡司、如紅色史詩般的「主旋律」電影《建國大業》,上個月在大陸挾勢上映,既創造了火紅票房,透過媒體報導,也引起全球華人的好奇與議論。連我那年逾八十的老爸爸最近也問我:「你有沒有《建國大業》啊,拿來瞧一瞧」?前些天,同事從大陸歸來,果然帶回這部片子,影迷如我,馬上就熬夜先睹為快再說。
聽說這電影明年初想在台灣上演,大凡看電影者,最痛恨的是未看前先被告知劇情,但請相信我,即使看了我寫的觀後感,一點也不會影響觀賞這部電影的「樂趣」。因為,撇除更久遠的八股宣傳片,比起近廿年來大陸所拍的如《風雨下鍾山》、《大戰役》或《巍巍崑崙》甚至《開國大典》等我看過的DVD,儘管《建國大業》在人物角色、劇情推陳和技術表現上,都有了長足的進步,乃至商業化的包裝,但本片並不是一部好看的電影,也不脫其政治宣傳和侷限特定史觀的的本質,更不可能因其大片的卡司、預算或規模而在影史上留名。
基本上,這種想要「政治與娛樂齊飛,歷史與現實一色」的電影,編導演三者再強,本質上已註定了兩面不討好的結果,對台灣觀眾來說,尤其如此。從本片所描述的時代背景來說,一九四五年抗戰勝利至四九年之間的國共內戰,因為國府戰敗的屈辱與盡失人心,中共在大陸儘管多所宣傳教育,視為常識,但對台灣民眾卻是一段被淡化掩蓋而不熟悉的歷史,本片的鋪陳看來因此頗覺陌生枯燥。就政治而言,本片高度凸顯這四年內戰間民主黨派、無黨籍人士與國民黨內「愛國叛將」對建立「新中國」的功績,大量陌生的名字與協商過程,亦令觀眾難以入戲認同,尤其這些一甲子以前的歷史,若對應近卅年來台灣的民主變化,更難以產生今昔對照的感受。
最根本的是,做為一部電影,本片主要著墨於最後四年內戰期間的政治折衝,對遼瀋、平津、淮海、渡江等諸大戰役,並沒有戰爭場面的壯闊展現;而超強卡司的陣容,看似宣傳賣點,恰是電影敗筆。本片號稱有一七二位明星,為了安排每位巨星的共襄盛舉,只能像走馬燈般地讓他們頻繁亮相,完全沒有人物個性的連貫與經營。更妙的是,太多短暫串場的明星光采蓋過所飾演的歷史人物,觀眾只會記得劉德華,而認不出他飾演的俞濟時;認得胡軍,不識他演的顧祝同,更不必說很難認出,周星馳也在片中,演的竟是周作人。
本片描述的國民黨人物中,最正面的當屬在上海金融改革打老虎、卻壯志未酬的蔣經國,最被認為突破的無疑是充滿中華民國國號與國旗的場景。但是這又如何?全都是被勝利者中共認為已經滅掉的歷史遺緒,俱往已!事實上,「去臉譜化」與「還人性化」,近年來早是大陸戲劇表現的手法與潮流,但與當前兩岸現實的認知與實踐,卻是兩回事。建國大業若真要來台上演,我預估票房不會慘如《集結號》或《非誠勿擾》,但肯定不會賣座;其實本片也有若干「以昔諷今」的趣味,就怕來台上演時,有人又要時空錯置地患上恐共症,那才真叫人吐血咧。
發表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