鹽水溪北岸支流嘉南大圳及其上游鹽水溪排水線,從上個月起河面經常「綠油油」,不少民眾誤以為是工廠偷排廢水,但經台南市環保局委託國立成功大學取樣檢測後,十二日證實為藍綠藻作祟所導致的優養化現象,已要求第六河川局僱工撈除。

環保局指出,此次委託成大環工系教授林財富進行採樣分析,共採得卅七屬的浮游藻類;其中,以藍綠菌為主要的優勢族群。經進一步分析顯示,優勢的藻類中,主要有:三七.四%顫藻、二四.五%平裂藻及一九.一%柱孢藻。

另外,根據環保署對國內水庫經常出現的藻種進行水質優養化指標分類,也發現此次採樣中,共出現十種優養指標藻種,包括經常出現在中度汙染水質的平裂藻。

環保局認為,嘉南大圳優氧化的原因,除了排入的生活汙水外,上游台南縣畜牧廢水也是主因之一。鑑於鹽水溪及其支流屬於第六河川局管轄,環保局已要求六河局僱工撈除侵佔河面的綠藻,讓河川不再綠油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