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冠魁不僅是最先報考、並通過大陸「天下第一考」,還是到福建乃至到大陸律師事務所實習的第一位台灣居民。

每天早上,年過半百的台胞邱冠魁都要坐兩站的BRT (公車捷運系統),來到位於蓮前西路的廈門聯合信實律師事務所。到了傍晚,邱冠魁再次走出律師所,來到BRT車站,再花0.5元錢坐車回到了住所。邱冠魁從台灣到來廈門實習整整兩個月了,除了到各地台商協會走訪,他都是過著這樣的「上學」生活。

兩鬢微霜,卻容光煥發;身材微胖,但性格豁朗。兩次見面,這位來自台灣大學的法學士給記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第一次見面,是在首批通過大陸司法考試的台灣居民接受律師執業資格授予的儀式上;第二次則是在他正式到廈門的律師事務所實習了2個月後。邱冠魁不僅最先報考、並通過大陸「天下第一考」,還是到福建乃至到大陸律師事務所實習的第一位台灣居民。他用行動告訴所有人,他是敢於做 「第一個吃螃蟹」的人。

法律事業,大陸有機會

祖籍福建漳州的邱冠魁雖然前半生在台灣,但下半輩子,他將要投身大陸法律事業,「為兩岸經貿交流提供服務。」

2008年4月,大陸司法考試首次開放台灣居民參加,考試合格者,就有希望在大陸申請律師執業資格。邱冠魁得知後非常興奮,報名參加了司法考試考前培訓班。

「台灣島內目前律師基本上已經超飽和了。很多人早就想尋求對外發展。大陸對台籍的律師來說,法律服務環境要比台灣優越得多,因為市場廣闊,台商來大陸投資、大陸商家想到台灣投資,對兩岸法律都瞭解的台灣律師就能幫上很大的忙了。所以先來者肯定會有比較好的機會,或許未必穩贏,但是基本上會有比較好的機會。」

於是,他選擇來大陸尋找「第二春」。通過僅短短3個月的培訓,邱冠魁就以總分389分通過了考試,與台灣新黨前主席、曾擔任過11年 「法官」的謝啟大等人,成為第一批「吃螃蟹」的台灣居民,首批通過大陸司法考試。

廈門近台,執業環境好

從台灣大學法學院畢業後,邱冠魁涉足企業的重整、清算、破產等事務,以及企業的不良債權等領域。33年來,他積累了相當豐富的法律經驗,並擔任台灣多家大公司的法律顧問。

在台灣已經小有成就的邱冠魁,年薪可達好幾十萬元人民幣。今年7月底,他把這一切拋在台灣,選擇來到廈門從零開始。

其實,邱冠魁最初的目標是蘇州,但直到今年4月,邱冠魁陪同好友到廈門遞交有關申請辦理「台灣地區律師事務所在廈門設立分支機構」的相關材料,邱冠魁就對廈門一見鍾情了。「廈門離台灣近,而且第一家台灣律師事務所駐廈門分支機構有望成立了。」他看中了廈門良好的生活、執業環境,便與廈門結緣了,成為台灣(胞)赴大陸律師執業實習的第一人。

兩個月來,邱冠魁主要是到各地台商協會走訪,瞭解他們對於律師服務的一些看法。同時積極幫助想引進台灣投資的台商,以及接觸準備到台灣投資的大陸企業或個人。

「到底我們的大陸法律讀得還不夠精深,所以在這段時間我就努力充實大陸方面法律,多認識一些相關規定、相關程式。同時主要向律師所裏的律師學習。」邱冠魁表示,遇到台商、台企一些事情他都能得心應手,但對於大陸的法律法規就不是那麼瞭解,需要向其他大陸律師求教。

化解差異,為兩岸服務

邱冠魁告訴記者,以他這兩個月來的實習,他到各地的台協與台商溝通,發覺台商面臨的法律問題確實不少,而且很多人也不曉得要怎麼辦。

「他們對一些大陸律師給他們的建議有時候又沒辦法完全理解。」邱冠魁說,大陸律師一些遣詞、用語,還有思維方式和台灣是不太一樣的。法律名詞的解釋也不盡相同,台商未必適應得了。「所以怎麼樣來適應大陸法律,怎麼樣來瞭解大陸法律,可以由我們這些台籍律師來給他們做說明會更適當。」

邱冠魁說,兩岸之間的法律體系不一樣,內容上、規定上也不一樣,譬如說「證據保全」或者「訴訟權的保全」,這在台灣大家是習以為常的,在大陸呢,大家卻不知道怎麼著手。

目前,邱冠魁的工作主要是引進台灣投資者到大陸,同時協助想到台灣投資的大陸企業。「畢竟對於大陸和台灣我們都比較瞭解,無論從投資環境或者是法律方面來講,我們都可以給他們相關建議,然後也和他們去瞭解一些相關的部門,從而可以早點促成他們的投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