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對今年「雙十國慶」因感於「八八水災」所帶來的災害而決定不予慶祝,但是作為一篇重要講稿的演說人,馬英九總統在紀念主題是「98年國慶」的致詞裡,過分宣示台灣精神,特別強調「台灣主體意識」,恐怕對他在兩岸關係追求和諧與整合的目標來說,還是會引發一些爭議。
憲法一中衍生九二共識
馬英九在當選之前一直堅持「憲法一中」,他在接受墨西哥太陽報訪問時,曾特別說明台灣與大陸是「地區與地區之間的關係」,雖然招致在野黨的批評,但他這樣說法,並沒有違反憲法與《兩岸人民關係條例》的規定。此外,他在去年5月就任之後,也曾說明要以「九二共識」為基礎,來追求兩岸兩會復談。北京迅速給予善意回應,就是因為「九二共識」仍隱含對「一個中國」的認同。
過於強調台灣主體意識
當然,作為一個由台灣人民普選產生的領導人,馬英九要宣示台灣精神,強調「台灣主體意識」,是件極其自然反應的現象。只是在「國慶致詞」裡,省略了對「中華民國」的強調,卻大談「台灣精神」,恐怕引起外界關注的,不只是馬是否忘記了「中華民國」這個符號的特殊意義,可能更在意的是:「中華民國」是否與「台灣」畫上了等號。
作者仔細閱讀10月11日下午才出現總統府網站的演講稿,馬在文告中對做為主題的「中華民國」全文中只提了10次,而用「台灣」來形容的則遠超過上面的數字,而其中光是提到「台灣精神」一詞的就有4次。
謹摘錄一段對「台灣精神」的敘述,就可印証馬英九心目中的確仍有「台灣主體意識」的實質概念:「這60年來,中華民國與台灣的歷史與文化早已結合為一。所謂『台灣精神』,不是空泛的口號,而是展現在曾為這塊土地打拼奮鬥人民身上的價值與風範。」
台灣精神屬於中華民國
必須澄清的是,中華民國成立已經有98年,政府遷退來台即使有60年,但在政治版圖概念上,政府與執政中國國民黨的基本立場,仍認為中華民國主權及於大陸,不輕易接受「中華民國在台灣」或「中華民國是台灣」的切割概念。馬英九如果能在文告中如此強調:「這是政府撤退來台之後的『中華民國精神』」,不僅切題,而且也會切斷外間一些不當的聯想。
國慶講稿措詞務求謹慎
作者無意在文字中吹毛求疵,但願意提醒當局:做為一篇被視作政府宣示大陸政策的演講稿上,總統任何的措詞務必謹慎;而對「中華民國生日」的祝賀,是否可考量能多提及它原本的名字?特別在民進黨執政的8年裡,「中華民國」一詞已經很少聽到。至於「台灣精神」的強調,並不是不能用來在重要的文告中發布,但是否運用在適當的節日,譬如說運用在「台灣光復節」的祝詞裡,可能還有更好的效果。
發表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