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陸創業板第二批准上市公司已於十一日起開始發行申購,與此同時台商也傳來好消息,在已遞交創業板融資申請的近一五○多家企業中,有一家台商可望於年底過會(通過發審會審查)並掛牌上市,輔導上市業者強調,在有第一家台商打頭陣後,至創業板的台商家數會日益增多。

在大陸財經界狂炒創業板上市概念之際,上海台資顧問業及券商代表處傳來好消息,如一切順利,在今年結束前,深圳創業板就會有台商掛牌,惟該家台商非常低調,但基本上是屬於無根台商(台灣無母公司)。此外,首批創業板掛牌具體日期尚未確定,但將在本月廿三日到月底期間完成,掛牌企業將為前三批進行申購的廿八家企業。

專家:可理解成台灣的上櫃

曾成功輔導多家台商至A股上市的富蘭德林事業群總經理劉芳榮指出,最近確實接到不少台商諮詢有關創業板上市的事宜,但他還是強調,要把創業板理解成台灣的上櫃,只是上市門檻較主板低,包括關聯交易及同業競爭等還是要避開。

劉芳榮說,台商想進創業板的原因,一是快,目前創業板約近一五○多家企業排隊,但A股少說兩三百家大排長龍,盈利門檻低也是其賣點,A股上市的門檻要最近三年連續盈利,且累計淨利潤不低於三千萬元人民幣(下同);最近三年經營活動產生現金流淨額超過五千萬元,或營業收入累計超過三億元。反觀創業板只要最近兩年淨利潤累計不少於一千萬元;或者最近一年盈利,且淨利潤不少於五百萬元。

是唯一有退市標準的板塊

上海申銀萬國證券總經理陳曉升則提醒,創業板上市公司其實面臨兩大風險,第一是因為上市企業市值較小造成的流動性風險,第二是退市風險。他指出,目前創業板是唯一一個有退市標準的板塊,創業板上市公司達不到標準,將被嚴格要求退市。據了解,與主板相比,創業板的退市規則更為寬鬆。創業板上市公司可直接退市,而且創業板公司若較長時間交易低迷,亦將面臨退市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