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過一年多的時間,中華民國將迎接一百年元旦的到來。這固然是一個令人值得慶賀的日子,然而對於國內的電腦資訊系統而言,恐怕也是一個令人擔憂的日子。因為屆時的民國年序將由二位數增至三位數,因此凡是仍然以二位數年序做為辨識或計算基礎的電腦資訊系統,都將會出現「電腦年序錯亂」的問題。
十年以前,類似的「二○○○年電腦年序錯亂」問題也曾經發生過,當時雖然其影響和衝擊層面涵蓋更廣泛,但是幸賴世界各國政府和企業的及早警覺與妥善因應,因而使得「二○○○年電腦年序錯亂」造成的損害降至最低。
當時我國為了因應「二○○○年電腦年序錯亂」問題,政府、企業和軟體業界幾乎全體總動員,經濟部還針對國內工業、商業和中小企業,特別組成「二○○○年電腦年序錯亂危機處理服務團」,除了積極進行宣導外,更協助企業徹底清查潛在風險,並輔導因應處理,終於使大家安然度過公元二○○○年。
其實那時國內有許多資訊機構也已經預想到民國百年「電腦年序錯亂」的問題,因此都已做了必要的修改或因應,以避免今日再次修改。相信國內近年來新建置的資訊系統,多半也都已經考量到這個問題而做了處理。但是坦白說,目前並沒有人做過嚴謹的清查和確認。
如今這次的「民國百年電腦年序錯亂」問題惟獨只有我國才會發生,但令人憂心的狀況卻出現了。根據媒體報導,行政院主計處今年三月間進行的調查統計,國內目前竟然仍有近四分之一的政府機關與公營機構完全未處理民國百年「電腦年序錯亂」的問題,有七成受訪單位承認此問題將造成資料處理不正確,近一半的受訪單位認為將會造成業務中斷。至於國內超過百萬家的民間企業,目前究竟有多少資訊系統尚未處理此一問題,則迄今沒有人知道。
不久前戴爾電腦公司因為網站標價錯誤事件造成的損失和引發的法律糾紛,曾讓許多網路銷售業者嚇得晚上睡不著覺,相信許多政府機關與公民營機構的首長們看了上面的調查數據,恐怕也會同樣的忐忑不安吧。
其實真正令人擔心的,並不是民國百年「電腦年序錯亂」的問題,而是政府與企業界的警覺性和重視程度大不如前,筆者認為這才是真正的危機所在。相較於十年前大家因應「二○○○年電腦年序錯亂」問題時的全體總動員,針對民國百年「電腦年序錯亂」,迄今卻未看到政府與企業的積極清查和因應行動,實在有些令人不解。
以專業立場來看,民國百年「電腦年序錯亂」只是個技術問題,對政府與企業而言,若能妥善處理,危機其實也可能是轉機。因為目前尚未因應民國百年「電腦年序錯亂」的資訊系統,多為早期設計的資訊系統,當時軟體工程觀念尚不成熟,多半沒有完整的軟體技術文件,如今要修改資訊系統就如同維修建築物管線卻沒有線路圖,恐怕很多資訊系統都必須重新開發;但是現在重新設計資訊系統時,已經有了軟體工程和技術文件的國家標準,可以依循標準規範來施作,日後的維護修改也可以一勞永逸。
現在距離民國一百年元旦已經剩下不到五百天,雖然時間緊迫,但筆者仍須提醒,無論修改舊系統或重新設計新系統,都需要透過周延的測試規畫設計來進行嚴謹的系統測試。尤其事關民眾權益的自動化或資訊系統,妥善的風險管理和備援應變作業規畫更不可少。否則一旦發生意外狀況,輕者可能影響服務品質和聲譽形象,重者可能造成嚴重傷害或損失,絕不能掉以輕心。
(中華民國資訊軟體品質協會前理事長)
發表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