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傳出證所稅擬局部復徵影響,台股13日開盤重挫115.42點,但稍後政府官員出面澄清,僅屬賦改會研究案,財政部不會貿然開徵下,最後台股在「誤會一場」下,僅小跌3.28點作收,投資專家表示,從籌碼面分析,在最近融券餘額持續攀高下,台股仍有走高機會。
上周融資、券餘額持續同步攀升,並雙雙創下今年來新高,周一融券餘額再增8,600多張,達到99.33萬張,創2006年12月25日以來融券餘額新高水位,接近百萬張。
群益投信表示,根據歷史資料,當融券餘額超過百萬張之後,通常對台股會有助漲的效果,統計2千年以來歷次融券餘額突破100萬張後1個月的台股表現,加權指數續漲的機率逾77%,且融券餘額破百萬張之後3個月、6個月後期間,台股也呈現漲多跌少的表現,平均漲幅分別達8.48%與10.68%,2001年10月24日那次,融券餘額突破百萬張之後半年,台股漲幅甚至高達61.9%。
群益投信國內投資長吳文同表示,台股目前呈現類股良性輪動、資增券增的多頭格局,13日早盤雖受復徵證所稅干擾而重挫百餘點,但因電子股營收表現優於預期,電子股成交比重回升到6成以上,加上資金回補中小型股,電子股股價反彈帶動指數強勢守住月線,且成交量能同步擴增,有利台股震盪走高。
另外,由於基本面持續好轉,在美歐消費旺季來臨、遞延需求即將出籠,以及電子新產品陸續上市,且因大陸十一長假因素,許多廠商於9月份提前拉貨,整體而言,電子產業第3季季報數字有機會比預期來的好,具備業績成長、新產品應用題材的族群最受看好。
發表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