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的老闆是「中國證券市場研究設計中心」(聯辦)(SEEC),聯辦的靈魂人物是王波明(見圖),其職稱為總幹事。聯辦除經營《財經》外,還擁有《財經時報》、《證券市場周刊》、《成功營銷》及《新地產》等刊物。做為《財經》出品人及中國證券市場推手之一,王波明是一個傳奇人物。

和財經高官是哥兒們

有人說王波明後台硬,因為他有個高幹老爸。其父王炳南官至外交部副部長,但更關鍵的是王炳南在抗戰後曾任毛澤東祕書,曾參與重慶談判,50年代美、中祕密接觸,就是王炳南以駐波蘭大使身分出面。然而,王炳南在文革中被打成「特(務)嫌」,母親自盡離世後,王波明很早就過得顛沛流離。

1980年王留美,先進紐約皇后學院讀了2年,然後進入哥倫比亞大學主修國際金融。1987年,哥大畢業後,在紐約股票交易經濟研究部當經濟師。

1年後,王波明回大陸。回國前,他組織了一個中國旅美商學會,簡稱CBA。透過這個組織,王波明與後來擔任證監會副主席的高西慶成為好友。其後,中國組建證券市場,在建議和起草文件過程中,今日中南海當紅的中國財經高官,當年可都是王波明哥兒們。

王波明在北京CBA和同樣在京的青年經濟學會互相交流。在80年代時,青年學會成員有周小川、馬凱、樓繼偉等,這些昔財經菁英已成為今日財經要員。另外再加上今天的副總理王歧山,他們共同催生了中國證券市場。

1989年3月15日,證券交易所研究設計聯合辦公室成立,簡稱聯辦。後來改名中國證券市場研究設計中心,外界仍稱其為聯辦。如今,不管名稱如何變動,王波明依然是聯辦大掌門。

廣告多了他有新想法

聯辦先後創建管理了多個基金,其中包括:淄博鄉鎮企業基金、S&E基金、CFI基金、S&C基金、帕洛瑪中國投資基金和國泰財富基金。基金總額達數十億元人民幣,平均年收益超過市場平均水準。

王波明這位金主並非全然不管雜誌。他說,1998年,《財經》兩三年沒廣告,「我說養著」。如今廣告多了,他又有新想法。是不是如王波明常說的「做事得往長遠看」,才引起這次的人事大地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