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望出任IMF副總裁的朱民主張提高亞洲國家的投票權,但被指稱擁有「一票否決權」的美國也有話說。美國財政部長蓋特納認為,以美國對全球經濟的貢獻來說,近17%的投票權也被低估。他強調,其他國家的集合也能做出事實上的否決。
蓋特納在接受大陸《財經》雜誌專訪時指出,實際上美國的比重(17.09%)和投票權也是被低估的,因為美國占世界經濟和金融活動的比例遠高於這一水準。此外,美國不僅對IMF貢獻,也對區域性開發銀行和其他國際機構提供資金和支援,「貢獻」規模都遠大於其在這些機構中的權重。
《財經》在這篇專訪報導中指出,其實15%的投票權,這個門檻並不高,某些國家可以在某個問題上形成一個聯盟,集體取得類似的效果。不僅是「金磚四國」,其他國家的集合也能做出事實上的否決。
蓋特納指出,問題的關鍵是影響力──能否得到其他國家對改革的支持。在尋找最重要的對IMF工作方式的創新以及IMF如何應對危機上,美國一直是個非常重要的力量。這些都是金融穩定和新興市場用以應對挑戰所必需的。
蓋特納希望IMF擁有更強的緊急資金借款能力。而在治理改革中,最關鍵的是讓各國在提供資源和貢獻的時候「感到舒服」,這是在討論一整套的相關問題,而美國也對一切想法和提議保持開放的態度。
至於有關於國際儲備貨幣和IMF特別提款權的問題,蓋特納認為,美元穩定一直是比較受關注的問題,因為這意味著全球儲備貨幣的穩定。美元地位和將特別提款權(SDR)提升為國際儲備貨幣的討論,是對未來國際金融體系可能出現的演化進程的一種探討。「總會有人考慮一些可能替代的途徑。」蓋特納稱。
這篇報導指出,不管怎樣改革,如果沒有釐清經濟政策的根本問題,無論使用怎樣的國際儲備貨幣均無濟於事。蓋特納表示,他更加關注的是最基本的經濟政策,因為經濟根基總是決定信心;對美國來說,美元的角色其實也伴隨著特殊的負擔,「美國人必須理解這些責任,這要求我們必須確保投資者對美元資產儲備在長期內具有十足的信心。」
發表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