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的圓通寺很可能是中國最早的觀音道場,比浙江普陀山還要早一百多年。
圓通寺 水苑式建築群
這座寺院是滇池地區歷史最悠久的佛寺。它的前身是唐永泰元年興建的「卜陀羅寺」。「圓通」是觀音菩薩32名號之一。
唐朝興建的卜陀羅寺毀於元初的戰火,元大德五年在廢墟上重建規模更大的寺院,一直到18年後才全部完工,此後寺院由禪宗僧人主持,成為雲南禪宗最早的叢林。
圓通寺的格局與一般常見的寺院不太一樣,它不是前低後高、一路上坡的建築格局。因為它建在山谷中,所以進入山門之後是一路向下的緩坡;在緩坡中段有一座華麗的圓通勝境坊,走到坡底,面前就是天王殿。
天王殿後面是寬闊的放生池,池中心是輕盈秀麗的八角亭,周圍有水榭回廊環繞,放生池中間有兩座三孔石橋,把天王殿、八角亭、圓通寶殿連成一體,形成罕見的「水苑式」寺院建築群。
圓通寺本身是顯教寺院,但是它也開闢了一個廂房供奉密教菩薩像;更奇特的是,圓通寶殿背後還有一座典型泰國式佛殿-銅佛殿。這就使得圓通寺不僅顯密並存,而且大小乘兼備,在我去過的寺院裡,還真沒見過這種特殊規格的寺院。
圓通寺裡還有一個奇景,清同治年間大水淹沒寺院,佛像損壞。光緒年間重修佛像時,將大殿供奉的主尊改成了「三身佛」,但是,大殿並沒有按常理改為「大雄寶殿」,仍然保留了「圓通寶殿」的名稱,而且台前還站著善財童子、龍女。所以就出現了「觀音殿供如來佛」的奇觀;而觀音菩薩則住進了大殿前面的八角亭。
翠湖公園 巧妙五景區
雲南大學正對面的翠湖公園原名「菜海子」,最初只是滇池裡的一個湖灣,後來因為滇池水位下降而成為獨立的小湖泊。
翠湖原本在昆明城外,明朝黔國公沐英修築雲南府城的時候才把翠湖包進城裡,並且在翠湖附近興建柳營別墅,吳三桂的平西王府也在附近並且包含半個翠湖。
面積不算小的翠湖擁有五個景區;湖心島景區有清代建築的湖心亭、觀魚樓;東南邊是水月軒、金魚島;東北邊是竹林島、九龍池;南邊是葫蘆島、九曲橋;西邊是海心亭。
近年來每到冬季就有大群海鷗飛到昆明過冬,其中一部分在翠湖棲息,昆明市政府也明令不准捕捉海鷗,不准放爆竹驚嚇海鷗。每當冬季,逛翠湖賞海鷗就成為昆明人的樂事。不過翠湖的海鷗沒有大觀公園多,觀賞海鷗還是大觀公園比較精彩。
旅遊資訊
圓通寺
地址:昆明市五華區圓通街30號。
門票:4元人民幣。
交通:100、101、95、92、119路公共汽車,圓通街站。59、74、83、85、92、100路;101、129路公共汽車,圓通山站。
小貼示:如果你想好好看看圓通寺,那就得避開農曆初一、十五;圓通寺香火鼎盛,初一、十五人潮洶湧。
翠湖公園
地址:昆明市五華區翠湖路翠湖公園。
門票:免門票。
交通:100、133路公共汽車,翠湖南路站,100、101、139路公共汽車、翠湖北路站,133路公共汽車,翠湖北門站。
發表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