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南理工大學公共管理學院近日發布《2008年度廣東省地方政府整體績效評價》。21個地級以上的城市中,廣州、深圳、佛山、東莞和中山分列前五位。學界對評價報告頗有複雜心態,期待重於肯定,貶抑多於褒揚。課題組負責人強調,國外類似的報告服務選票市場,但他們的研究迥然不同,兼具民主導向和推動政府改善績效的雙重功能。
課題組負責人的強調帶有辯解之意。良苦用心的原因有二:連年評價政府績效已對地方政府造成壓力,若想讓此項研究避開阻礙,保持低調被認為是必要的;二是相較於學術界的專業評價,華工公共管理學院的報告仍顯保守,課題組要在微妙的內外研究環境中取得平衡。
華工公共管理學院致力於評估地方政府的績效,雖歷經三年不間斷的操作,並始終以正面諫言作為研究的旨趣,但整個評估舉動依舊被拒斥在體制之外。政府信息的全面搜集或許有閃失,但民間評價所需的獨立性因此保全,而獨立性恰恰是這一評估計劃的生命力所在。
民間對政府的看法能否帶來實際變化,其希望並不在於民間的評估體系能否進入體制內部,或代替主流評價標準,而在於坐實民間機構的本分,堅守民間的價值立場。
(摘錄自《南方都市報》2009-10-13,原題:「評價地方政府績效,民間機構能否恪守獨立性?」)
發表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