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環球網進行的調查指出,近半數的大陸網民認為,俄國作為中國最大的鄰國,在軍事協作和能源保障兩個方面對中國的意義最為重大。

多項協議示友好

普丁此次訪中,除與中方簽署了38項共55億美元的合作協議外,也加強了對華的能源輸送;中俄雙方並簽署了「發射彈道導彈和商用艦載火箭通報協議」,普遍被外界視為關係友好的表現;另外,俄國捨棄諸如日本、德國的高鐵技術而向中國取經,專家指出「中國製造」為中俄合作開創了新局。

環球網為此發起了多起網路調查,以了解網民在中俄交流上的意見。其中,有超過半數的網友在「俄國是否仍是世界一流強國」這到問題上投了肯定票,而與此相呼應,有54%的網友表示「中國的綜合實力尚未超越俄國。」

而在另一項「俄國在你心目中最深刻的印象是什麼?」的調查中,得票率排在前三位的依次為「強大的軍事實力」(47.9%)、「前蘇聯的繼承者」(31.7%)和「美女」(8.6%)。

環球網並就「俄國對華重要性體現在哪裡?」發起了調查,在參與投票的5000多位網友中,有近半數的的人把票投給了「軍事協作」,其次則是「能源保障」。

能源合作沒把握

不過,對中俄合作的互信及誠意議題上,大陸網友多半仍存有保留的態度。針對環球網詢問的「俄能否成為中國能源長期穩定的提供者?」題目,有高達66%的民眾相當質疑。有網友則說「俄羅斯會用斷氣、斷油對付烏克蘭,也會對付我們吧!」「石油管道說過幾百次了也沒有建成,藉口多多,太令中國失望了!」

戰略意義 共榮共生

環球網分析表示,此項投票結果可能反映出俄羅斯曾經利用油氣武器挾制歐盟、以及在對華石油管道建設上的反反覆覆有關。

不過,許多網友也就中俄合作的戰略層面發表了評論。例如,有人表示,從長遠利益和戰略的高度來說,中國應當加強同上海合作組織各國密切合作,因為藉此可以遏制美國對中國進行軍事包圍和建立單極世界的圖謀;另一位網友認為,未來幾十年,中國仍需同俄國合作,為中國自身的發展提供一個相對穩定的外部環境,而正處於經濟寒冬的俄國也急需中國幫助自己度過難關;也有人對此次中俄將在軍事上進行的合作評論說,中俄都是導彈和核彈大國,建立互信對兩國的軍事互信有極大的促進作用,對兩國都有利。然而在此同時,也有網友提醒大家冷靜看待中俄合作,世界上「沒有真正的朋友,只有真正的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