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察總長陳聰明在立院答詢時透露,三一九槍擊案,根據祕密證人的供詞,在涉案槍枝已經發現與以前調查不同的狀況。包括當年偵辦本案的警大校長侯友宜、刑事局法醫室主任程曉桂和多名專案小組成員,十四日都表示,迄今未接獲特偵組任何約詢調查,也未獲指示協助鑑定,不知槍枝有什麼新問題。

程曉桂表示,涉案槍枝迄今沒被查獲,如果能夠有新證據那最好。最好是找到凶槍,那就馬上送來刑事局鑑驗。

其他專案小組也指出,當時的槍彈鑑驗,是由刑事局負責,再由旅美國際刑事鑑定專家李昌鈺博士審驗後認定,整個科學鑑驗過程相當嚴謹,要反駁和推翻幾乎不可能。

據了解,三一九槍擊案,究竟是一槍兩彈?還是兩槍兩彈?李昌鈺博士鑑定報告中,指兩彈間隔不到一秒。但李昌鈺對這兩顆彈頭是否從一把槍射擊,或兩把具有相同特徵槍管的槍所射擊,並未明指,強調因為彈頭材質不同、槍枝尚未找到等情況,使得這些爭點無法達到科學上可以信賴的結論。

專案小組的結案報告中則指出,兩顆銅鉛彈頭的底部,表面均有平行、長條狀紋線,具有一致性及相似性,製造槍彈的唐守義的每一枝槍管,都有其個別性與獨立,因此刑事局和李昌鈺博士委任鑑定團咸認係由「同一枝槍管射擊此兩發子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