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最大的德國法蘭克福書展今年以中國為主題國,在十三日晚間的書展大會開幕式上,開幕式由德國總理梅克爾、中國國家副主席習近平率領德、中雙方多位代表出席。梅克爾致詞時表示,圖書能發揮重要影響力,「這種影響力造成的改變,會威脅獨裁和強化民主。」

德國書商與出版商協會主席菲爾德(Gottfried Honnefelder)更公開為開幕一個月前書展遵照中國官方的意思,取消邀請兩位中國異議作家出席展前研討會的「錯誤行為」道歉,他呼籲中國開放言論自由。

德國書商主席 為遷就中國而道歉

面對德國方面接連的發言,習近平以「加強文化交流、促進世界和平」回應,並提出「文化多樣性」閃避批評。中國小說家莫言在開幕致詞中表示:「中國作家曹雪芹去世十年後,出生於法蘭克福的德國作家歌德寫出了《少年維特的煩惱》,他作品中反抗封建體制、追求個性自由的精神,恰與《紅樓夢》相通。由此可見,文學能打破國家民族的障礙,好的文學作品必然描寫人類情感的共同奧祕、超越種族和國界的普世價值。」代表中國作家致詞的除了莫言,還有中國作協主席鐵凝。會場中有部分台灣出版人對莫言的「安全」演說表達失望,並認鐵凝發言通篇樣板。沒想到,大會開幕之後緊接著中國館開幕儀式,只開放持有邀請函的人士入場,將成群中西方作家、媒體擋在門外,令現場人士嘩然。

為了與中國官方的聲音抗衡,被喻為「中國頭號反動組織」的「獨立中文筆會」在書展期間規畫多項活動,邀請在中國無法發聲的異議作家出席。他們在十四日上午推出馬健、周勍、戴晴三位作家座談,主題在批判中國,吸引不少德國媒體。

中國館開幕 竟將作家媒體擋門外

曾因六四天安門事件入獄的周勍,近年出版揭發中國黑心食品內幕的《民以何食為天─中國食品安全調查》(在台出版更名為《中國大陸食品汙染》)再度觸怒當局。他表示「文學是自由思想的展現,若人民處於恐懼,是無法出現好作品的。」他指責法蘭克福書展不應以中國為主題國,這是提供中國當局宣傳的好機會。

旅居倫敦多年的流亡作家馬健,早年曾因作品批判當局入獄兩次,近期剛在海外推出以六四為背景的長篇小說《Beijing Coma(北京昏迷)》英文版。他批判中國官方代表把許多作家關進監獄裡,「現在卻穿著西裝、打著領帶,在書展會場裡走來走去。」他對中國當代文學搖頭:「閱讀他們的小說,很有樂趣,但如果你想看到真相,在裡面找不到。」

現任獨立中文筆會會長廖天琪表示:「在法蘭克福書展中,我們也期望聽到台灣的聲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