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台幣成國際禿鷹套利目標,央行總裁彭淮南昨日透露,目前滯留國內之資金,約有台幣4千億元用途不明,不排除是用來炒匯。以台幣開始升值,即近兩個月升幅約2%計算,炒匯熱錢短期獲利,至少超過新台幣80億元,相當驚人。
彭淮南昨日在立院答詢時表示,央行目前掌握外資匯入台幣5千億,其中1千億元用於Working Capital(周轉資金)是合理的,但有4千億元用途不明。暗指這些資金,就是看準美元弱勢,「假買股之名、行炒匯之實」的國際熱錢。
道德勸說下 已有部份匯出
為對抗熱錢,彭淮南上周祭出「彭三條」警告,揚言熱錢若再胡來不排除祭出管制資本的強硬措施,希望熱錢知難而退。
彭淮南昨到立院報告並備質詢,國民黨立委費鴻泰詢問央行如何處理熱錢。
彭淮南表示,熱錢有不同的定義,但主要是買股票;但若在台幣升值時,它進來卻不買股票,一直停在活期存款上,且會讓活存從正常水準的一千億元開始往上跳,「我們定義這是炒匯的錢。」
費鴻泰也詢問熱錢約有多少?彭淮南說,進來沒有買股票的錢差不多有五千億元,合理的水準則是有一千億元作為營運,多出的四千億元,依判斷,目的並不是投資證券,而這些錢確實會影響股市與新台幣匯率。彭淮南也表示,在央行的道德勸說下,已有部分資金匯出。
央行不排除再度「趕熱錢」
據了解,在央行道德勸說下,近期已有部分資金匯出,但匯出情況還不夠,央行不排除再發動第二波「趕熱錢」行動。
在央行祭出「彭三條」,並嚴盯台幣升值幅度下,近期台幣走勢緩和,昨日收盤時僅小升6分,以32.242元作收,32元整數關卡如銅牆鐵壁般,難以衝破。
匯銀人士表示,在央行強勢干預下,台幣將在32.2元至32.5元間遊走,呈整理格局。
發表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