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放陸資入台投資,半年不到兩億美元,是否陸企不願來台投資?大陸國際貿促會副會長張偉十四日表示,「台灣當然有投資價值。現在才剛開放,陸企還處於摸索期,未來陸資還是有很大的機會。」此外,大陸今年對台採購金額破百億美元,張偉表示,今後大陸採購將會常態化,不再集中,但總額會更多。

應台北外貿協會之邀,張偉率領名列大陸百強、世界五百強的大企業財務公司負責人來台,出席海峽兩岸公司金融治理研討會。

張偉指出,金融危機下,大陸商務部、貿促會,今年組成好幾個採購團赴台,一簽就是好幾億、甚至十幾億美元商品或服務,金額超過百億美元。今後幾年,這類集中採購,將會逐步轉變成常態性的貿易往來,不再集中幾個月內採購。

對台採購量每年都會遞增

雖然如此,明年採購總量肯定還是會超過今年。換言之,大陸對台採購總量每年都會遞增,只是形態上不再是一次性採購,成為更正常化、經常性的貿易往來。

張偉強調,無論是大陸對台灣的採購、貿易往來、還是投資,都會促進兩岸發展。台灣有非常好的公司治理經驗,有世界水準的企業,兩岸可以互補、相互學習。

投資方面,據統計,截至九月份,大陸企業到台灣投資金額只有一.八九億元新台幣,成效不彰。

張偉強調,大陸於今年四月出台企業赴台投資政策;台灣在六月分陸續推出部分大陸企業到台灣投資相關政策,兩岸的政策法律環境已到位,只是具體操作方法還沒有到位。台灣當然有投資價值,雙方投資價值都是存在的,未來陸資來台,機會應該很大。

陸企對台灣需要時間摸索

張偉說,開放陸資赴台才三個多月,還需要一段摸索的時間與過程,才能找到投資合作的好方向,現在是探索階段,這次來台的主要目的,就是帶著企業財務公司,探討這方面的內容。

張偉指出,是否要放寬陸資來台限制,不是他的責任,而是要由政策、法律層面去研究,他主要是帶著企業探討有關問題、研究如何尋找出更好的方式。

張偉表示,台灣雖小,有一些非常好的企業,例如台塑、東元,全球都有名氣,旺旺在食品界是很大的企業,這些企業在公司治理方面有非常好的經驗,在全球有很多網絡,大陸在這些方面投資台灣的企業、公司,並進行合作,有著廣闊的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