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再度爆發「假新聞」事件,台北市政府指控議員洪健益和民視連手杜撰新聞,民視發出四點新聞稿澄清與此事無關,但是基於新聞專業的角度恐怕難辭其咎。
新聞學中所談的新聞專業,四大守則包含正確、客觀、完整、可讀,其中正確性為基本操守,也是「社會責任」的一種展現。民視對新聞來源的查證不實,推託為議員個人行為與該台記者無關,一口撇清製造新聞假象之事實與意圖,實在令人難以信服。
國內歷史上最為轟動的腳尾飯事件,不也是議員謀合媒體共同欺騙社會大眾的嗎?為了將個人慾望以公眾利益包覆,竟將傳媒的「守望功能」嚴重踐踏,也再次凸顯了黨派媒體的弊病。過去「政媒兩棲」的現象可用廣電三法加以限制,即使黨政軍退出媒體,但實際上其幕後黑手仍在操作,因此「政治把媒體當工具,媒體把政治當手段」的怪狀,不斷在國內上演。
民視若是恪守媒體專業,不該只是撇清責任,而是要符合更正報導的「回覆權」精神,將事實還給大眾。
發表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