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委抓肥貓,抓出國防部與退輔會所屬基金,轉投資三十五家公司。退休官員當肥貓事小,政府單位把自己搞成一個「控股公司」事大。而且,退輔會不會是旗下轉投資事業最多的單位哩!

國內推動公營事業民營化近廿年,但真正完全民營化的公司不多,反而是多了不少不官不民的「民營公司」;如再統計這些年來,政府巧立名目成立的公司,還是各種外圍的基金,及這些基金再生出來的子孫公司,泛公營企業的數目,肯定是增加而非減少。

有些公營公司,源遠流長,是早年民間力量小、政府包山包海時代所成立,有些則勉強說有「政策目的」,但,大部分則不知所為何來。例如「退輔控股公司」旗下,從食品、貿易、到環保、生技、投資公司都有,琳瑯滿目、範圍廣闊,但賺錢者幾稀。這種說不出所以然而成立的公司,難怪立委與社會各界都會解讀是「酬庸自家人用」。

被點名的肥貓,有些未必「真肥」,但,如政府持續這種「制度性」的養肥貓,就算A君不去當董事長、總經理,也會有一個B君去當,總之,一定要有一隻貓躺在那位置上。立委與其針對個案批評,不如全面檢討與封殺這個「養貓體制」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