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工程師背景的大陸民眾余建國在報上讀到大陸國務院總理溫家寶談論岩石的分類,赫然發現有誤。他向新華社反映,新華社再上報總理辦公室;不料,溫家寶親自致電新華社值班副總編輯,強調「文責自負」。此舉不但讓值班副總大感驚訝,連揪錯的工程師也感意外。

日前,溫家寶「認錯」的手書文件在媒體上披露,一時之間外界還不知道到底其中發生了怎樣的過程。近日,包括當時揪錯的工程師、新華社值班副總編輯吳錦才先後道出事情始末,外界才勾勒出整個事情的來龍去脈。

讀者挑錯 新華社轉報

挑出溫家寶「口誤」的工程師余建國回憶,12日上午,他在網上看到了溫家寶講話的轉載。「一個國家的總理,能走進一所學校聽一上午的課,而且還逐節點評,這很吸引我。」他說,由於是學地質出身,他對於點評裡涉及地質的內容看得更仔細。當看到溫家寶講話稿裡岩石學分類的內容時,他覺得不夠準確。於是找到了新華社的原稿,發現仍有這個問題。

隨後,余建國從查號台查到新華社總機,並給新華社總編室打去了電話。當時,一位值班編輯詳細記錄了他的意見。

按照業務規程,新華社總編室將這位讀者的疑問轉交給總理辦公室主任。

溫家寶在大學、研究所時期,念的也是地質學。或許是因為這個背景,讓溫家寶對這件事情特別關注。

新華社值班副總編輯吳錦才說,當天晚上9點半,他接到溫家寶給新華社總編室打來的電話,先解釋了一下當時的情景,「總理在座談時講話是口語表述,原話是『老師可以講岩石的分類,比如,沈積岩、岩漿岩、火山岩』。這是舉例說明,文字整理的時候把『比如』去掉了,給人感覺岩石只分成上述三類。」

吳錦才說:「我們作為播發稿件的單位,應一字一句核對。當時經手處理這篇講話的,也是我。我向總理作了檢討。」但溫總理說:「責任不在你們,既然署了我的名字,就應該文責自負。」

第二次接到溫家寶電話的吳錦才認為,溫家寶身上有科學家認真、嚴謹的風格,對文字的推敲十分仔細。

溫親自回覆 令人意外

余建國則說,「我當初覺得,最多也就是新華社總編室給我個人回覆一下,沒想到是總理親自公開回覆,而且還向讀者表達歉意,讓我既意外又感動。」他說,這個回覆讓他體會到了總理的為人:嚴謹、謙虛、認真負責,而且親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