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過金融危機的洗禮,世界富豪的財富版圖產生了巨大變動。近日美林全球財富管理與凱捷顧問公司發布《亞太區財富報告》,顯示中國大陸的富豪數量首次超越英國,成為全球百萬美元富翁人口第四多的國家,僅次於美國、日本和德國。

美林發布的《亞太區財富報告》報告指出,中國富豪帶動的私人消費,給經濟帶來的推動力超過了美國富翁,中國汽車和住房銷量的成長,也顯示出富豪們對中國經濟的信心不斷增強;亞太區的經濟將可推動全球經濟成長,而中國富豪的消費力更是亞太區成長的主要驅動力。

亞太富裕人口 7成在中日

根據報告,亞太區富豪主要集中在日本與中國,截至2008年底,這兩個國家占亞太區富裕人口總數的71.9%。

在金融海嘯來襲下,雖然日本富翁減少9.9%,只剩137萬人,且財富縮水16.7%,但相對其他市場,日本的跌幅算是較為溫和。主因是日本富翁的資產配置模式向來保守,現金類投資占總資產54%,所以遭受的損失較輕。

美林報告並認為,中國市場的封閉性使其受金融海嘯的衝擊最小,加上國家經濟發展相對其他國家較為穩健,所以並未像其他市場一樣,出現富裕人數大減局面。

據報告,截至2008年底,中國共有36.4萬名百萬美元富翁,比2007年同期的41.3萬人減少11.8%,整體財富下跌至1.7兆美元,跌幅為20.7%。

但相較全世界受金融風暴的影響,中國和日本的保守投資風氣,讓這兩個國家的富豪占亞太區富豪總數的71.9%。

中印有錢人 身價可望上漲

亞太區富豪財富總值前3名為日本、大陸與澳洲,其後依序為印度、韓國、新加坡、泰國及香港。

報告預估,未來在中國及印度經濟成長的刺激下,亞太區富裕人士的財富有望顯著成長。亞太百萬富豪在2018年前,每年總和財富都將增加8.8%,因全球平均漲幅只有7.1%,所以未來10年中國和印度百萬富豪財富可能增加逾4兆美元。

凱捷全球金融服務常務董事Bertrand Lavayssiere表示,「雖然整個亞太區的富裕人數與財富都有所下降,但基於區域多元化的經濟體及富裕人士人口不斷轉變,亞太區有望在10年內超過北美和歐洲,列居全球富裕人士榜的首位。」

台富人現金持有比率最高

該報告對富裕的定義,是擁有淨資產100萬美元或以上的人士,但不包括主要居所及消耗品。

在全球經濟危機與市場震盪的2008年中,大量富豪將資產轉移至現金與存款類資產。亞太區富豪持有現金與存款占總資產的比率高達29%,在台灣,該比率更高達41%,遠高於其他區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