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從能源與環境相關科技研發的角度來探討標準的重要性與必要性。於能源方面,可先從永續能源政策綱領來談,它的目標方向為:
1.提高能源效率:未來8年每年提高能源效率2%以上,能源密集度於2015年較2005年下降20%以上;藉由技術突破及配套措施,2025年下降50%以上。
2.發展潔淨能源:全國二氧化碳排放減量,於2016年至2020年間回到2008年排放量,於2025年回到2000年排放量;發電系統中,低碳能源占比由40%增加至2025年的55%以上,與確保能源供應穩定,建立滿足未來經濟發展目標的能源安全供應體系。
3.提高準自產能源的依存度。
永續能源政策綱領具體策略,可從許多方面來看。例如,從能源供應來看,重點有發展低碳能源供應、促進低碳發電、推廣替代運輸用石油燃料等。
其實,我們就應該制定其間的共同資料交換協定與通訊介面標準,唯有如此,產業的競爭力才會變強,也對節能減碳產生貢獻。政府其實已有許多獎勵措施以鼓勵業者採用節能技術,不過,業者對新興科技保守的心態是可以被理解的。政府機構應帶頭示範,鼓勵供應商提案參與,驗證國際標準之適合性,而後推廣之。至於住商部門也存在許多共同議題,標準制定的重要性不言可喻。在科技發展方面,重點在建立新興能源產業科技,加速產業發展。
這裡談的所謂綠能產業,能源局鎖定七個重點。其間的PV與LED更是需要各類標準與認證實驗室,甚至於兩岸共通標準的推動。當然,能源資通訊領域將以標準化技術的開發與驗證系統的建立為首要目標。
接下來我想談環境方面的技術開發,重點為防災科技之開發以因應氣候變遷。這裡包括區域災變防治技術、災變預警技術、緊急應變技術、環境善後處置技術等領域。只要適時研發出產品,需求量一定是愈來愈大。
發表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