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瓊工業指數在睽違一年多之後,十四日再度站上萬點。股市向來是景氣榮枯的領先指標,但投資人心花怒放之際,部分專家卻潑了一盆冷水,認為這波漲勢並不代表美國經濟困境告終。
近來許多經濟學家與投資人認定,美國經濟已觸底,復甦已開始。但專家指出,失業率居高不下,就業市場每個月消失廿五萬個工作機會,信貸市場緊縮,房價持續下探,經濟成長速度緩慢且困難重重,倒退的風險仍大。
富國銀行首席經濟學家西爾維亞說,消費者支出與小型企業能否跟上復甦是關鍵,萬一沒有,道瓊可能掉回九千五百點,投資人應該謹慎。
這波漲勢的另一個推手,是佳績頻傳的企業第三季財報。但專家指出,企業獲利強勁主要是拜降低成本之賜,而非營收大幅成長。若企業持續降低成本,美化財報,勞工薪資與工作機會將承受更大壓力,導致經濟成長更疲軟,甚至引發另一次衰退。
紐約「Fusion IQ」執行長瑞索茲認為,股市向來被視為領先指標,但預測經濟走勢卻不及格,大漲常是假警報,因為漲勢來自對舊聞的反應。他說,對照一年前和現在的財報,或把股市年初的低點和當今行情相比,所謂成長力道都被過度誇大。
以去年此時道瓊指數來當基準,還有一個風險。花旗集團和通用汽車今年六月被踢出道瓊成分股,由體質較佳的思科系統和旅行家集團取代。若沒有更動成分股,道瓊將比現在低一百點左右。
發表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