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隊兵敗經典賽,暴露「技不如人」的問題。球員的技術與國際強隊有落差,背後的關鍵其實是教練素質。因此在「棒球振興計畫」的「加強輔助與績效管控」項目中,聘請國際教練舉辦訓練營、遴選績優教練出國受訓,成為提升競技實力的重要環節。

中國成棒聘請美籍教頭,在北京奧運和經典賽連續擊敗中華隊。洋教頭或許只是原因之一,但不可否認,對岸球員的基本功和觀念有長足進步。相較之下,中華隊在跑壘、防守的失誤和瑕疵,則讓以棒球自豪的國人難以接受,面對日韓時「技不如人」的挫折則更加明顯。

中華棒協祕書長林宗成指出,棒協今年開辦國際教練講習營,聘請外籍教練來指導,就是希望提升國內教練素質,解決「技不如人」的問題。林宗成指出,此類教練營不但對4級棒球及業餘棒壇有幫助,也很歡迎職棒教練在非球季時間來參加。

然而我國職棒隊的教練培訓自成系統,早期多走日式路線,目前如兄弟象和統一獅還是根深蒂固的日式作風,興農牛曾長期與道奇系統合作,走美式路線。振興計畫中提升教練素質的相關規畫,實際上很難影響到職棒。

中華聯盟祕書長李文彬指出,教練團培訓也有「市場機制」的味道,想要有好成績的球團,就會擴充其教練團規模,甚至送教練出國受訓,這是對戰力的投資。

李文彬認為,在競爭激烈情況下,各隊教練團也可能形成良性競爭。雖然聯盟和體委會的著力點不多,但以體委會督促及協助球團成立二軍為例,各隊有了二軍體系,勢必要擴充教練團的規模。某方面來說,也有助於球團建構更完整的教練架構。

除了提升教練素質,振興計畫在「加強輔助與績效管控」的方向上,還將邀請學者專家組織「棒球運動發展小組」適時提供諮詢,並每年召開「棒球振興會議」蒐集改革建言。

此外,體委會也規畫2年後舉辦冬季棒球聯賽,邀請韓日職棒隊來台參賽,加強冬季訓練及與韓日的交流。